河源學生剁手族們網購也瘋狂 一年網購數千元
日前,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校園快遞工作委員會在珠海發布首份《校園快遞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內地高校包裹數約占全國總量的6%,年輕人是數字消費的引領者,以過往“雙11”為例,約50%以上的消費者年齡在30 歲以下,其中18 至25 歲的年輕人占25%左右。而高校消費特征主要體現在消費頻率高,人均網購額度低于社會平均。在我市,中職院校與高等院校的網購情況又是怎樣的情形呢?對此,記者進行調查。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商業街內設有快遞點。
現狀
大學生人均年網購1600元
《校園快遞行業發展報告》援引阿里研究院數據稱,去年全國2000 多所高校人均網購額為1100 元。同時,高校內部消費水平也顯示出較大差異,211 高校的人均網購額為 1500 元,高出全國高校平均水平的36%,985 高校人均網購額1650 元。此外,高校快遞物流市場體現出與社會完全不同的季節特性,具有明顯的寒暑假特征,每年1 至2 月,7 至8 月物流量明顯下降。其中,11 月網購達到峰值,2 月網購量最少。
日前,記者在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做了一份關于學生網購花銷及項目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60 名大學生中,學生人均網購額達1600 元左右,多的甚至高達6000 元。據介紹,學生網購近三分之二的人是購買服飾,其他則多為零食等物品,平均下來每個人每周收兩個快件。
此外,我市高?爝f物流體現出與社會完全不同的季節特性,具有明顯的寒暑假特征,每年1 至2 月、7 至8 月物流量明顯下降。其中,季節交替月網購達到峰值。
問題
校園快遞配送為“擺地攤模式”
《校園快遞行業發展報告》指出,近年來校園快遞行業整體順利健康向好發展,已經逐步擺脫了無序運作,但在個體運行上還存在著問題,尤其是“最后一公里”問題。記者在采訪中觀察,目前我市中學、中職院?爝f配送模式主要還是“擺地攤模式”。
據了解,各物流公司快遞員在校外或者進入學校制定區域進行快遞分發配送。“擺地攤模式”運營過程中,快件常隨意擺放,不僅較為混亂,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此外,快遞公司通知取件的時間不均等,取件位置也不固定,再加之取件人因個人原因(如上課、外出),形成了送貨者和收件者難以很好對接,進而影響一次性配送成功率,也造成了收件人的困擾。
但值得肯定的是,在我市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各個快遞公司在學校商業街設點配送快遞,或者與商業街便利店等合作,學生選擇離自己最近的商店作為收貨地址,快件送達之后會有一個提貨短信提醒,取件時憑提貨短信即可,這樣則比較安全快捷。
學校
在校內配送快遞保證學生安全
針對校園快遞“擺地攤”的配送模式,市區東埔中學總務處主任鐘美珍介紹,由于老師、學生的快遞件較多,而且學生收快遞都是在放學人流量較大時間段,為了保證學生安全,學校已經在進入校門的兩側空地上騰出位置給各快遞公司配送快件。“我們學校會在上午11 點30 分左右,下午5 點左右騰出 3 個停車位的空間給快遞員配送快遞,雖然也有點‘擺地攤模式’,但至少一定程度保證了學生安全。”鐘美珍介紹,出于安全考慮,學校還將會請值班保安人員維持秩序,在更大程度上保證學生安全。
未來
校園快遞點讓大學生得到創業機會
“校園快遞站作為學校為師生提供后勤服務的公共產品,將成為學;A設施的一部分。”采訪中,有專業人士認為,未來校園快遞會向市場細分化、校方定位向公益化發展。在此基礎上,在校學生、校方工作人員、電商物流平臺、物流企業可以形成大規模社會協作效應,進而輻射帶動更多的衍生產業,在校大學生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直接創業機會和衍生機會,為實現智慧校園再進一步。
本報記者 謝思思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