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河源好人"|工作31年的環衛工人王中靈
這個春節,和平縣東山路垃圾中轉站里,一直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就是2015 年被評為敬業奉獻類“河源好人”的環衛工人王中靈。1984 年,18 歲的王中靈走上了環衛的崗位,至今已經工作了31 個年頭。他對待工作認真、積極、熱情,曾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先進工作者”。在和平縣城鎮環衛所,說起王中靈,同事們無不點頭稱贊。
垃圾中轉站中度過春節
在剛過去的春節,王中靈一天都沒有休息,一直堅守在一線崗位上。記者與他聯系時,他正在位于和平縣東山路的垃圾中轉站工作著。耳邊一陣陣垃圾車鳴笛聲、馬路邊人來人往的嘈雜聲音,讓記者與他的對話有點困難。
“過年啊,垃圾比平時多了兩三倍,工作量比較大。”王中靈扯著嗓子告訴記者,春節,他依然每天凌晨5:00 起床,5:30 準時來到垃圾中轉站,開始一天的工作。他說,他和妻子都是環衛工人,妻子2015 年退休了,對他的工作也很支持,“過年了,雖然不能每天按時回家吃飯,家人也都理解”。
在環衛的崗位上31年
王中靈是18 歲的時候走上環衛的崗位的,至今已經31年了。
他說,最初他的工作是拉板車、清掃大街。由于年紀小,加之長時間手握掃帚,掃地時感到非常的吃力,往往一天下來,手腕和手臂累得僵硬腫痛,下班回家吃飯連筷子都拿不起來。特別是當時世俗偏見,很多人都對王中靈選擇做環衛清潔員不理解,他的親朋好友也紛紛勸他轉行,但是他認為,職業沒有貴賤之分,“用自己的雙手吃飯光榮”,于是堅持了下來。
主動請纓負責臟亂路段
南堤路段是和平縣繁華的集市區,天天都是人山人海,垃圾量也特別大。清掃難度的艱辛,保潔工作難度大致使誰都不愿意清掃該路段。2000 年,王中靈主動跟領導請示說要負責清掃這一塊,他帶著“清潔城市,造福市民”的信念,在這個路段一干就是十幾年。如今,他又根據團體需要,到了最臟最臭的垃圾中轉站,做垃圾轉運工作。
常年累月的艱辛工作,讓王中靈落下一大堆病痛。每年到了梅雨時期,他的“關節炎、肩周炎”就要發作。盡管如此,王中靈卻從未在工作崗位上缺席。
本報記者 劉影麗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