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年終電信詐騙花樣忒多
本報訊 記者 刁城邦 通訊員 陳長志 年末節前,正是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頻發期。為提高社會公眾的防詐騙能力和防詐騙意識,近日,市公安局在茶山公園開展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
記者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了解到,去年,在開展“3+2”專項行動中,警方打掉了多個盤踞在我市的電信詐騙犯罪團伙。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些電信詐騙團伙,主要通過短信、電話、網絡和郵寄傳遞等方式,冒充朋友、公檢法、稅務或工商等執法部門,以借錢、涉案或退費退稅為幌子,以群眾不懂法、貪婪、財迷心竅的心態行騙,一步步將受害人引入圈套,受害人糊里糊涂便上當受騙。
年末節前,正是返鄉高潮,人員流動性大,違法分子抓住這一時機,假冒醫生、民警的身份,以親人出事正在搶救為幌子,實施詐騙。此外,還有一類短信詐騙,違法犯罪分子以年終某某公司搞優惠送福利活動,以中獎為幌子,以需要支付保證金或稅費為由,讓你匯款。民警提醒,這些伎倆都是騙子編出來糊弄人的,千萬不要有“貪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要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一旦發現電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報警;如果掉入不法分子所設置的陷阱,要及時采取措施,盡量減少損失。發現上當受騙不要有僥幸心理,應當迅速保存涉案證據,并及時報案。
相關鏈接
民警教你認清識別以下犯罪方法:
(一)電話詐騙:
1、虛構子女出事詐騙。
2、虛構子女被綁架為由詐騙。
3、冒充熟人虛構事實詐騙。
4、冒充電信局、公、檢、法、司等工作人員電話詐騙。
5、以購房、購車退稅為名電話詐騙。
6、中獎詐騙。
7、ATM機虛假告示詐騙。
(二)短信詐騙:
1、利用銀行卡消費實施詐騙。
2、無理由匯款詐騙。
(三)網絡詐騙:
1、以提供****、股票資訊進行詐騙。
2、發布虛假中獎信息詐騙。
3、通過發布低價銷售商品信息,包括網絡Q幣、游戲幣、游戲裝備、點數卡等進行詐騙。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