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必扎堆大醫院
“今年我市常住人口出生42297人,其中一孩出生20591人,二孩出生19815人,預計2018 年(出生)達到峰值7000 人。”這是市發改局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各大醫院高齡產婦明顯增加,多數孕產婦選擇到市婦幼保健院、市人民醫院等市級大醫院產檢、生產,社區醫院等門庭冷落。(詳見本報12月16日A5版)
當前,大醫院或專門開設重癥孕產婦門診,或開設高危妊娠門診、二孩門診等,醫療設備、專業人才等多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而隨著人們經濟條件提升,生活水平提高,對于自身健康狀況也愈發關注,“大病小病,首選大醫院”,讓大醫院門庭若市、人滿為患,相對而言,縣鄉級醫院、社區醫院等卻門可羅雀。
筆者認為,不同醫院門診量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別,一方面和人們的意識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制度有關。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合理配置醫療資源、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引導群眾根據自己的實際健康狀況,自愿、樂意選擇鄉鎮醫院、社區醫院,不要到大醫院扎堆掛號看病。
劉影麗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