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需要新引擎
新華社北京12 月6 日電 近日,國務 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 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要著 力挖掘經營性收入增長潛力,穩住工資性 收入增長勢頭,釋放財產性收入增長紅 利,拓展轉移性收入增長空間。
點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 村,關鍵在農民。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 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支撐農民增收 的傳統動力逐漸減弱,迫切需要拓寬新渠 道、挖掘新潛力、培育新動能。衡量農民 收入是否實現快速增長一般有兩個參照, 一是看收入增速是否超過同期GDP 增 速,二是看收入增速是否超過城鎮居民收 入增速。“十二五”以來,農民收入年均增 長超過10%,增幅連續多年高于城鎮居民 收入增幅、高于GDP 增速。雖然以往農 民增收亮點突出,但保持農民收入增速高 于城鎮居民的難度在增加。那么今后農 民收入的增長點在哪里?應該在提高農 業生產效益、深入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 上下功夫,包括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加強農產品品牌培育,強化產銷銜接,完 善生產、流通、加工環節的利益分配機 制,讓農民從價格上漲、產品增值中得到 更多實惠。
新華社杭州12 月4 日電 在第3 個國 家憲法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 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 示強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 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 現。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點評:回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憲法 制度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憲法 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維護憲 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 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 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 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只要我們切實尊 重和有效實施憲法,人民當家做主就有保 證,黨和國家事業就能順利發展。當前, 我國保證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 度還不健全,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 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必須高度 重視,以問題為導向,從建設社會主義法 治國家的總目標出發,加強憲法宣傳,強 化憲法觀念的普及,突出公民意識和憲法 意識的培養。
欄目主持:黃冉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