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步須眾手合力
改革改什么,效果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為改革能夠更加精準發力,日前全市范圍內的“開門問改革”活動正火熱推進,需要更多市民參與,共同推進這項活動深入開展。(詳見本報9月7日A2版)
一項活動主題再好,然要想取得真正的成效,離不開大家的參與,“開門問改革”也是如此。不過,筆者發現,有些網友看到一些不好的社會現象時群情激昂,大有“生怕自己的‘話’別人不知曉”之勢,然而要其發表一些對社會進步的發展建議時,卻又沉默是金,難覓蹤影。如今,網絡早已讓世界變成了一個平面,每個網民都可能是信息傳播員,應該認識到,發展經濟,并非只是政府的“獨角戲”,每一個公民同樣也責無旁貸,要克服等、靠、要的依附意識。唯有通過參與,才能切身體會到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從而確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識。一個人權利和義務從來都是對等的,你有權利就有義務,針對不好的社會現象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對社會進步提一些中肯的建議也是應盡的義務。
社會要進步,須眾手合力。公民意識已然覺醒,正在成長,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公民權利和義務,值得人們深思。社會進步,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最可怕的,是我們自己不努力,是我們自己主動放棄。
張 濤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