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市聯動推動旅游大發展
本報4 月27 日報道:發展旅游,河源有了新思路。24 日至28 日,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集體“出擊”,共赴陜西西安、寧夏銀川舉行聯合旅游推介活動,我市萬綠湖、萬綠谷、葉園溫泉等7 家旅游景區亮相兩地,受到了當地旅游部門和旅行社的關注。
點評:深莞惠河汕齊出動去外省推介旅游,熱鬧非凡,但是這五個城市為什么要走到一起?一組去年的數據可以看出端倪:2015 年,五市經濟總量占廣東省 40%,旅游接待總量超過2.3 億人次,占全省的63.97 %,旅游合作優勢明顯。深莞惠河汕又要怎樣走到一起?不妨來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外省游客來廣東旅游,在東莞住五星級酒店、看虎門銷煙地,去惠州領略西湖美景、品嘗客家美食,之后到深圳享受山海都市型全域旅游風光、徜徉各大主題樂園,最后再去河源萬綠湖住幾天、欣賞大自然的奇妙巧得,到汕尾坐游艇出海、學習滑翔傘,這將是一次多么難得的旅游體驗!如果深莞惠河汕共同發展旅游業,那么這五個城市幾乎可以涵蓋嶺南文化游、東江風情游、美食游、溫泉游、海島游、主題公園游、高爾夫體驗、紅色旅游、都市風情游等能想到的任何一種旅游主題。這,就是五市聯動的力量。
本報4 月25 日報道:22 日,市長彭建文率隊到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調研時指出,燈塔盆地不能盲目無序發展,要以深圳的“菜園子”這一定位為目標,主動對接深圳、了解深圳需求,把示范區打造成深圳重要的綠色蔬菜、水果等基地。
點評:自從拿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這塊牌子,燈塔盆地建設猶如好馬配好鞍,一路前進。不過,燈塔盆地發展的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如何通過精準發力,為我市農業供給側改革提供借鑒和樣本?農業品質、效益不夠高,與群眾需求脫節等問題,是制約燈塔盆地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傳統農業向特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既是燈塔盆地當前面臨的重大任務,也是我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一招,更是增加農民收入、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燈塔盆地的發展,就是要以人的需求為歸宿和抓手,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真正使現代農業成為農民的“金飯碗”。
欄目主持:黃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