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改出經濟新活力
本報4 月12 日報道:昨日,市國稅局、市地稅局聯合召開座談會,就我市今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邀請了30 家房地產新納入“營改增”試點行業的納稅人代表進行座談。記者獲悉,我市今年將按照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目標全力推進 “營改增”各項工作,“營改增”預計全年將為我市企業減稅約3.34億元。
點評:早春4 月,“營改增”氛圍漸濃,從財政到稅務部門,正為打通“營改增” “最后一公里”展開倒計時準備——距5 月 1 日開始的、在所有行業推開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已到了最后攻堅時段。這是自 1994 年分稅制改革以來,我國財稅體制的又一次深刻變革。全面推行營改增之后,營業稅將淡出歷史舞臺,增值稅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稅種。此次營改增,在推動財稅體制改革之外,其實還有更廣闊的意義,即以減稅的“放水養魚” 效應,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不過,全面推行營改增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系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涉及復雜的調整。身處營改增第一線的政府職能部門,只有毫不走樣地落實這項惠民政策,努力讓好鋼用在刀刃上,才能“確保改革后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本報4 月13 日報道:假如眾多深圳企業界的“天王巨星”齊聚河源,將給河源帶來多大震撼?假如這些“天王巨星”紛紛為河源的未來出點子甚至送項目,又將給河源發展帶來多大能量?昨日,深圳市同心俱樂部的20 余名成員企業家來河源學習考察,讓設想成為了現實。
點評:數量如此之多的深圳企業界 “驕子”來河源考察,對河源來說無異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但客觀來說,能不能引得來、接得住這些大企業的項目,著實要考驗地方黨委政府的水平和政策。這里所說的政策,不是企業落戶之時,該屆政府承諾給予的土地等相關優惠政策,而是在換屆后,新一屆黨委政府給予舊項目的政策。不少企業家都說過,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企業落戶,許諾了許多優惠政策,但一旦換屆,新一屆政府卻“不認賬” 了。因此,要保持政策的延續性,不僅需要黨委政府講信用,更需要建立維持政策的行政體制機制,讓政策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長久生存下去。
欄目主持:黃冉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