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小區該怎么打開?
日前,中央公布文件提出“我國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這一消息瞬間引發了市民的廣泛討論。有市民認為,拆除圍墻實行組團式封閉,可解決城市交通路少車多的問題,但也有市民擔心,小區解除封閉后會產生安全問題。(詳見本報3月1日A3版)
城市越大,煩惱越多。公交站、超市、快遞能不能離家門口更近一些?行人能不能向小區借路?這些問題看似瑣碎,卻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安居。為此,打開封閉小區的提法應運而生。
可是,正如我市部分市民所擔心的,后續安全如何保障,而且,小區內的道路、綠地等公攤面積都是小區業主花了真金白銀的,被占用了怎么辦,這些問題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打開封閉式小區不是 “運動式”展開,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其中,居民的合法權益要得到保障。相關部門需要考慮到各種實際情況和利益關系,依法依規處理好居民的訴求。城市的發展方式、治理水平只有“以人為本”,才能真正成為人們身心安頓之所。
鄭婷影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