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PPP 模式推進設施建設
河源市污水處理廠。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通訊員 黃佑添 張勇波 日前,市政府通報了《2016 年度全市環境保護責任工作進展情況》。鑒于各縣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緩慢,配套管網有待完善的問題,市政府建議創新投資模式,鼓勵在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上,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方式。
根據《2016 年度環境保護責任書》要求,市政府派出督查組對各縣區今年來環境保護責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督查。其中,在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中,截至7 月底,全市建成運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共23 座,合計處理能力30.535 萬噸/日,配套污水處理管網263.04 公里。《2016 年度環境保護責任書》下達的49 項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中,1 項已完工,19 項正在建設;23 項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其余6 項納入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示范縣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建成。
對比任務要求,全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緩慢,配套管網有待完善,和平、連平、紫金共16 個新建污水處理設施項目仍未啟動,東源、連平、和平5 個續建污水處理設施項目進展緩慢,紫金、江東新區、連平、龍川、東源共7 個污水廠配套管網不完善。對此,市政府要求各縣區要想方設法拓寬籌資渠道,積極搭建融資服務平臺,用足用好中央、省環保基金和其他專項資金政策,多方籌措資金,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新豐江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垃圾處理設施等重點環保項目建設。在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市政府鼓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方式引入社會資本,由專業化社會運營商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打包建設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對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并經同級人民政府(管委會)審核同意的PPP 項目,各級財政部門應將其列入PPP 項目目錄,將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納入預算統籌安排,分年度向建設和運營企業支付政府應負擔的費用。
2016年度全市環境保護責任工作進展情況
●飲用水源保護:各縣區均按要求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全市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
●東江水環境整治:打撈水浮蓮約5.08萬噸,清理關閉養殖場352家,清理河道垃圾約2712噸。
●新豐江水庫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建設:我市實施的新豐江水庫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共47 個,目前已完工項目25 個(其中已驗收項目9 個、待驗收項目16 個)、在建項目20 個、開展前期工作項目2 個。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16年度環境保護責任書》下達的49項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中,1 項已完工,19項正在建設;23項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其余6項納入整縣推進村鎮污水處理示范縣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建成。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紫金縣縣城區、和平縣、龍川縣老里塘、東源縣大肚坳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已建成運行,連平縣完成填埋區工程建設等。
新聞1+1
市高新區加強在建工地揚塵管控工作
對9個項目發出停工整改通知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昨日,市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今年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中,市高新區加強了園區內主要施工項目的揚塵管控工作,共對9家施工項目發出停工整改通知。
為加強揚塵管控工作,市高新區專門組織工作人員對園區內主要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摸查,檢查和督促項目施工方采取措施做好揚塵控制工作,嚴格要求施工項目采取圍護作業、設置沖洗設施、禁止車輛帶泥出門以及清理建筑工地垃圾等措施,切實做好施工現場揚塵管控工作。市高新區還要求出現揚塵情況的施工項目立即整改,截至目前,共對9 家施工項目按要求發出停工整改通知,已整改4家,主動停工5家。
在工業減排和環境監管方面,市高新區還重點檢查涉廢氣排放企業的生產情況、大氣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和維護保養情況等,進一步督促涉廢氣排放企業完善廢氣處理設施的日常維護及管理工作。同時,市高新區還不定時對轄區內周邊環境進行巡查,加大管控力度,截至目前共出動110 人次,重點檢查了涉氣企業38 家次。此外,在燃煤控制上,在去年“百日行動”及相關燃煤控制工作的基礎上,園區內剩余再用燃煤鍋爐企業共有4 家,合計5 臺燃煤鍋爐。目前,一家公司正在進行燃天然氣鍋爐改造,完成后將淘汰一臺燃煤鍋爐;另一家企業在整合生產資源,預計年底將淘汰一臺燃煤鍋爐。
接下來,市高新區將繼續嚴格監管,規范企業廢氣廢水排放,杜絕偷排、漏排等違法行為,對燃煤鍋爐進行淘汰,引導企業進行鍋爐改造。同時,深入園區各個施工現場,嚴控施工作業衛生,切實督促項目做好揚塵管控工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