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3條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昨日,市長彭建文率隊到交通部門調研,了解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情況。記者了解到,今年1 至8 月份,全市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共投入資金 44.42 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67.3%,河惠莞、汕昆、武深3 條高速公路河源境內的建設均有新進展。彭建文強調,要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確保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
近年來,我市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在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有效改善了我市交通環境,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據了解,“十二五” 期間,全市交通建設投資為255.7億元,比 “十一五”期間增長了3.7 倍。目前,全市通車總里程已達到1.58萬公里,我市的高速公路建設考核在今年以前連續3 年排在全省前兩名。
今年,我市建設發展繼續“以路為綱”,尤其在高速公路建設上,繼完成了汕湛高速揭博段、大廣高速連平段建設后,又馬不停蹄開始規劃、建設多條新高速公路。根據計劃,我市今年要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資金66億元,而1至8月份,已完成投資44.42億元,按照目前的進度,我市今年有望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投資額或將超過80億元。
據了解,河惠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目前已完成項目先行工程征拆工作,全線征拆也已全面鋪開,紫金至龍川段在確定采用“省市共建”的投資建設模式后,正在進行項目業主招標,有望年底開工;汕昆高速龍川至懷集段基本完成征拆工作,路基工程挖方、路基填方、橋梁工程等接近完成;武深高速公路建設到目前已投入資金2.3 億元,正在進行涵洞、橋梁、隧道等工程建設;另外,我市今年還新謀劃儲備了河惠汕、河惠深、梅河韶3 條高速公路。
彭建文表示,近年來河源的交通運輸在規劃、建設、管理、服務上都有長足進步,不少工作后來居上,甚至走在全省前列。接下來,要全力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要順應時代要求,大膽探索大交通體系建設,實現管理上統籌,規劃上統一;要加快物流業發展,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物流項目和企業;要統籌建設好綜合交通運輸智能管理信息平臺,加強資源整合,實現交通部門與經信、公安等部門的資源共享。
新聞1+1
河源綜合交通運輸智能管理 信息平臺年底前投入使用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記者昨日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由深圳幫扶1000 萬元助力我市打造的河源綜合交通運輸智能管理信息平臺將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該平臺由視頻監控系統、綜合監管系統、公眾服務系統等組成,可實現對內服務管理、對外服務群眾,助力河源智能交通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據了解,河源綜合交通運輸智能管理信息平臺包含道路運政管理信息平臺、城市客運管理信息平臺、綜合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綜合運輸信息服務平臺及行業監測與決策支持平臺五大信息平臺,主要由視頻監控系統、綜合監管系統、公眾服務系統等部分構成。通過該平臺,其視頻監控系統可跨平臺、全方位、可視化無縫監控,綜合監管系統可加強行業運營監管,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公眾服務系統可為公眾提供交通信息服務,提升出行品質。
目前,該平臺指揮中心大廳建設已基本完成,各種設備正在試運行。指揮中心共接入客運站、維修廠、碼頭視頻130 路,其中客運站99 路、萬綠湖碼頭3 路、維修廠28 路。系統軟件已完成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通過系統可查看全市路網、橋梁、客運站等信息,同時可查詢統計國省道某些節點車流量信息。
記者了解到,未來隨著該平臺功能模塊逐步開發,公眾服務系統可以利用微信服務號為社會公眾提供包括路況查詢、公交查詢、客運查詢、停車查詢、出租車電召、停車誘導、聯網售票、服務評價、投訴建議、交通報料等一系列交通出行信息服務。
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計劃,智能交通平臺將于年底前正式投入運行。市交通運輸部門將爭取把本市范圍內的高速互通、收費站口等視頻信號接入此平臺。同時加強與公安等部門聯系,爭取將其部分視頻監控信號接入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