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看病再也不為難
1 月7 日上午,源城區委、區政府在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埔社區醫院)舉行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與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技術合作醫院掛牌揭幕剪彩儀式。技術合作醫院的掛牌成立,是東埔社區醫院發展史上的新突破,通過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專家輸送技術,提高基層醫療水平,市民也將在家門口享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源城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孔德勝,源城區政協主席黃德平,市衛計局局長袁成章、副局長馬國雄,源城區副區長劉小平,源城區衛計局局長賴建青和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李貴濤、泌尿外科主任楊國勝等相關負責人以及各界群眾100 多人參加了開業剪彩儀式。
“以后在家門口也可以享受‘專家’ 為我們看病的待遇了!”“以后看病更方便了,不用再舟車勞頓去廣州的大醫院了。”揭牌儀式當天,不少市民興奮地告訴記者。
多年來,東埔社區醫院一直堅持 “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為13 個居委會14 萬余人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同時緊緊圍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 等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對軍烈屬、五保戶、殘疾人士、特困戶診病給予優惠或減免。
所謂金杯、銀杯不如患者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患者的夸獎!東埔社區醫院真誠為患者解除病痛及良好的醫德醫風,成為了我市社區醫療服務行業的一個形象窗口,廣受群眾認可與稱贊。
到場嘉賓們為省第二人民醫院與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技術合作醫院揭牌。
老百姓家門口享優質醫療服務
當前我國普遍情況是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看病難、看大病更難是小城市的普遍現狀。到場嘉賓們認為,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與東埔社區醫院的技術合作,讓老百姓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專家服務,滿足了他們對于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為老百姓解決了看病難、看大病更難的問題。
源城區副區長 劉小平
劉小平表示,近年來,源城區委、區政府切實維護群眾健康權益,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為進一步提升源城區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源城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與省內外先進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省第二人民醫院與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建立技術合作關系,這是省第二人民醫院支援地方醫療衛生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東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史上的新突破。這將進一步提升源城區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并為周邊群眾提供強有力的健康保障。
市衛計局副局長 馬國雄
馬國雄表示,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與源城區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技術合作醫院,是我市衛生系統的一件大事,對推動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他說,省第二人民醫院與東埔技術合作醫院的掛牌,是東埔社區醫院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東埔社區醫院要充分運用這個合作平臺,發揮省第二人民醫院的教學、科研優勢,促進社區醫院技術和綜合服務能力的提高,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他希望省第二人民醫院和東埔社區衛生中心真誠合作,帶動源城醫療衛生事業建設再上新臺階。
源城區衛計局局長 賴建青
賴建青在剪彩儀式上表示,技術合作醫院正式舉行掛牌,標志著東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邁上了新的征程,是黨和人民群眾對東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充分肯定及信任;希望東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認真學習和借鑒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先進技術和水平,成為市區人民群眾最信賴和滿意的醫院。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 李貴濤
李貴濤說,“省第二人民醫院與源城區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這是省二院扶持基層社區醫療事業建設與發展的一大舉措。省第二人民醫院將充分發揮本院醫療技術優勢,大力提高東埔社區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為河源廣大社區群眾服務,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醫療保健服務,更大程度上滿足社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東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廖維卿
廖維卿在致歡迎詞時說,東埔社區醫院從23 位員工發展到今天200 多位職工,能把轄區14 萬余人的衛生服務搞好,全靠黨的英明領導、政府的支持、衛計等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今后社區醫院加倍努力把政府交給的醫療衛生服務做得更好、更完美,使政府放心、群眾滿意,以優越的成績回報黨、回報政府、回報社會。同時與廣東省人民二院技術合作下,將把東埔的醫療衛生事業推上新的臺階。
本報記者 戴昉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河源市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被省人大作為全省高質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點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職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議點燃一片人間煙火氣》獲評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