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手機正品率不足三成 將推出黑名單以方便識別
經常網購的親們,有沒有想過網購淘來的商品不是原廠正品?國家工商總局23日下午公布的去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讓人“心慌”:在監測完成的92批樣品中,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僅為58.7%。其中,手機行業正品率僅為28.57%;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
網購手機 正品率不足三成
此次監測抽查了淘寶網、京東商城、天貓、1號店、中關村電子商城、聚美優品等平臺,以電子產品、兒童玩具、汽車配件、服裝、化妝品和農資等為重點監測種類,以高知名度商標、涉外商標等為重點取樣商品品牌。
分行業來看,化肥農資正品率最低,為20%,涉及杜邦康寬和史丹利兩個品牌;手機行業正品率為28.57%,假貨、翻新產品、山寨產品等偽劣產品現象比較嚴重,涉及小米和三星兩個品牌;服裝、兒童玩具和化妝品行業正品率同為66.67%;潤滑油行業正品率最高,為77.27%。
從各購物網站的監測結果來看,淘寶網樣本數量最多,為51個,但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非正品分別來自“千源閣數碼城”、“童玩新世界玩具店”、“樂高收藏站”、“貴族粉黛”等27家網店。
三大電商 京東正品率最高
三大知名B2C平臺中,京東商城、天貓、1號店的樣本數量分別為20個、7個和10個,正品率分別為90%、85.71%和80%。其中,京東商城和1號店的非正品均來自非自營商家,京東商城的非正品來自“悅微名妝貨到付款閃購店”、“秋葉美妝海外購”,1號店的非正品來自“彌格服飾專營店”、“AMIIONLY官方旗艦店”;聚美優品的3個樣本均為正品;中關村電子商城的1個樣本為非正品。
今后工商部門將把網絡交易商品抽樣監測作為常態性工作。
相關新聞>
電商監控平臺年內上線
將推出黑名單以方便識別
據新華社電 我國將對電商實行跨地區監管。北京市副市長程紅昨日透露,北京市工商局受國家工商總局委托,承辦全國電子商務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系統,今年平臺一期將上線。
程紅介紹,正在建設中的全國電子商務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系統,旨在打破電商監管的地域界限和部門界限,規范市場發展。平臺上線后,將推出電商“黑名單”,方便消費者識別。
鏈接>
如何界定“非正品”?
國家工商總局介紹,在這次監測中,統一將假冒偽劣產品、翻新產品、非授權正規渠道,含量與宣傳不符產品、無3C認證,非中國大陸地區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要求的產品列為非正品。
提示>
網絡交易平臺存四大問題
網店準入把關不嚴
工商總局發布風險警示,指出網絡交易平臺容易產生的違法違規問題。平臺內一些未辦照的網店,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進行經營。如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須取得食藥監部門的批準后方可經營,但一些網店并沒有這些手續。還有一些網店未按規定亮明身份,網絡交易平臺的資質審查登記流于形式,其實際的經營地址等信息與登記的不符。
商品信息審查不力
一些網絡交易平臺銷售的商品存在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無合法進口來源證明、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等類型的商品信息,假煙、假酒、高仿手機、假名牌包、封建迷信與賭博用品、危害公共安全物品等信息不同程度存在。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商品信息的進入審查、日常監測、違規處置不到位。
銷售行為管理混亂
在集中促銷活動期間,一些商家存在“活動前先提價、后打折”、“先低價打折吸引消費者關注,以無庫存為由不予銷售”等違規促銷行為。有的網店打出“全網價格最低”、“史上最低價”、“銷量第一”、“排名第一”等絕對化語言進行廣告宣傳,在介紹產品時夸大宣傳、虛構事實等。一些網絡交易平臺內部工作人員涉嫌收受商業賄賂,為網店在旗艦店入駐、搜索排名、首頁廣告欄等交易過程中,排擠競爭對手。
信用評價存有缺陷
一些網絡交易平臺信用評價系統無法區別真實交易和虛假交易,給炒作信用留下了空隙。一些網店以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等方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業信譽,或者以惡意評價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平臺部分內部工作人員甚至參與違法違規操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