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換種方式關愛環衛工人 少扔垃圾少放鞭炮
春節即將到來,萬家團圓,但有這么一群人,為了給城市營造一個干凈優美的環境,他們在寒風里堅守在馬路邊…… 近期網上轉發一張兩個環衛工的心愿卡:“年輕人,少放點鞭炮!讓我老伴早回家過年!”呼吁市民少放鞭炮,引發網友熱議。而日前,本地網友“梁山109”發表文章《睡在人行道上的環衛工》,也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大家紛紛呼吁,春節期間減少垃圾制造量,減輕環衛工工作量,以另外一種形式關愛環衛工。
遇環衛工馬路午休 網友發帖表達敬意
“今天中午,12 時10 分,市區沿江路,下班的車流川流不息,人們行色匆匆。靠江邊的人行道上,一位女環衛工席地而睡,身下墊了一塊木板,身上蓋了一張薄薄的毛毯。” 日前,本地網友“梁山109”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一篇題為“睡在人行道上的環衛工”的文章,文章中還詳細描寫了他與這位環衛工的對話:“怎么不下班回家?”“睡一會就上班了。”“怎么不回家睡?”“租的房子在新江路那邊,太遠了。”
“梁山109”在文章中呼吁:“不亂扔垃圾,家里過年搞衛生垃圾自行打包;市區禁放鞭炮;方便的話,見到環衛工,遞上一份早餐,或飲料或牛奶或面包,并致以問好感謝;沿路店鋪盡量提供一個環衛工休息歇腳、擋風擋雨的地方,并主動提出邀請;公益團體可發起‘在春節期間為環衛工提供免費午餐’的行動,我第一個響應。”
環衛工工作量 成為關注熱點
《睡在人行道上的環衛工》一文發出后,微信、論壇網友紛紛轉載,并發出同樣的呼吁。其實,這群每天風吹日曬、過年佳節仍堅守崗位的環衛工們已經漸漸得到市民的關注,2 月11 日,市城管局與本報聯合開展的2015 年“大學生創文體驗城管活動”座談交流會上,150 名大學生志愿者紛紛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及看法,其中大部分發言中均談及我市“創文”及城市管理工作離不開環衛工的付出,并呼吁市民尊重環衛工的勞動成果,減輕其工作量。
2 月13 日,源城區異地務工人員互助聯合會和新客家人志愿者服務隊帶著慰問品來到幾名環衛工家中。據服務隊相關負責人李軍勇介紹,在志愿者走訪的幾名環衛工中,大部分歲數在60 歲左右,有些環衛工將近10 個年頭未回家過年,他們的辛勤勞動理應得到市民的尊重。隨后,他將自己的心聲與呼吁通過朋友圈傳遞,并希望市民能夠文明過節,不要給環衛工增加負擔。
環衛工心聲 少扔垃圾,少放鞭炮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區文明路時,環衛工人李阿姨正冒著小雨清掃路邊的垃圾。李阿姨說,按照往年慣例,過年期間自己負責的路段得三個多鐘頭才能掃完。她告訴記者,每年春節掃垃圾和鞭炮碎屑,最怕遇到下雨和起風,一旦下雨工作量就大了,如果起風更郁悶,剛剛掃到一起的紙屑還沒來得及裝垃圾車就被風吹走了,只能等風停后再重新掃。
中國人過年有個習俗:“三十垃圾不外扔”,寓意不將財掃走。就有不少市民年三十至初一兩天攢下很多垃圾在室內,初二的時候集中把垃圾拿到樓門口,“因為垃圾太多,市民們也拿不動,拿到樓外面直接堆放在門口,這樣就造成環衛工人的工作量變大”,市城管局副局長鄒紹周告訴記者,每年過年市區大部分環衛工都留守,加班加點保證城市環境,工作量常常會加大。采訪中,鄒紹周呼吁市民,不要亂扔垃圾,盡量少放鞭炮,尊重環衛工的辛勤勞動。
本報記者 吳奕鎮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