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開,銀企共度患難
本報12 月15 日報道:臨近年關,是企業資金需求最大的時候,能不能保持資金良好運作,關系企業來年發展,關乎社會穩定。昨日,我市召開銀企座談會,40 多家企業代表與我市各銀行負責人齊聚一堂,探討經濟下行壓力下銀企如何加強合作。座談會中,除了融資難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續貸難成為企業反映最集中的問題。
點評: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使眾多企業都陷入了“錢荒”的困境。不必諱言,河源并不缺乏好企業、好項目,但在宏觀經濟形勢下行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僅靠自有的資金,根本無法滿足上二期、三期項目,擴大生產規模,甚至是維持正常運轉的需求。令人奇怪的是,盡管大多數企業都在為資金叫苦,但不少銀行卻用數據證明了自身并未收緊貸款。企業向銀行融資難的成因究竟在哪里?或許,“信息不對稱”才是導致目前融資難的根源。由于銀企之間溝通不足,企業不知道銀行的信貸條件,而銀行也不知道企業的具體情況,這樣的結果,只能是銀行不敢放貸,企業繼續叫苦。所以,銀企之間應該把話說開,特別是企業要把自身情況真實地向銀行反映。銀行有了底,才敢與企業患難與共。
本報12 月17 日報道:昨日,共青團河源市第六次代表大會、少先隊河源市第四次代表大會在市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上,我市正式發布了《河源市青少年發展報告》,成為國內最早的由地市級共青團組織牽頭主導編制的青少年發展報告。據悉,《報告》對未來5至10年內我市青少年事業的總體目標等進行了規劃,將以“三大工程”為抓手,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點評:我市編制的青少年發展報告中,明確提到未來將優先發展青少年的6 大方面素質,而其中的一點,是預防自身犯罪的能力。客觀來說,我們不可能奢望每一位青少年都能成才,平凡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但是,不能危害社會、成為社會的毒瘤,卻是青少年培養目標的底線。近年來,青少年犯罪案件屢有發生、青少年犯罪率不斷上升,這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動員社會力量,采取綜合治理方法,認真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榮辱觀教育、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其自身免疫力。
欄目主持:黃冉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