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是反腐利器
本報9 月22 日報道:據悉,本月底前,我市將完成市不動產登記局的設立和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組建,并由不動產登記局把目前分散在住建、農業、林業、房管等部門的房屋登記、林地登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職責進行整合。往后,群眾辦理上述登記業務將統一在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而新的不動產登記產權證書有望在年底前頒發。
點評:從醞釀多年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浮出水面,到我市的不動產登記局即將設立,民眾將焦點越來越多地放在了不動產上。有觀點認為,不動產登記制度將成為反腐及樓市調控的利器。的確,隨著不動產登記制度漸次落地與推廣,個人名下的房產等不動產將會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個明確的統一登記,此前在制度漏洞下隱匿的“房叔”、“房姐”們將無處遁形,這一局面勢必會對打擊官場腐敗助以一臂之力。而且,我國樓市調控正在由行政指令模式向市場化長效機制過渡,包括房產稅等保有環節的調節杠桿也在構建之中,不動產統一登記將有助于摸清全國房產底數,為各項稅收開征及稅率科學厘定提供必要的數據基礎。
本報9 月21 日報道:今年底前,全市將完成公務用車改革,除保留必要的機要通信、應急、執法執勤等車輛外,市、縣公務用車改革中取消的車輛要全部在本月 25 日前封存停駛。公務員最關心的車改后車補問題,我市劃分了8 個檔次的補助標準,正廳級每人每月1690 元,科員以下其他人員每人每月300元。
點評:如同若干重大改革措施出臺一樣,河源公車改革的大幕一拉開,即引發輿論熱議,成為我們透視改革的又一個鮮活樣本。公車改革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而對于不同群體來說,也難免會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公車制度造成了極大財政負擔和資源浪費,甚至引發腐敗,還可以改得更徹底;有人擔心,這次改革會不會又變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游戲;有人質疑,按照級別統一劃線是不是新的不公平…… 有改革,就會有爭論。如果改革是一部連續劇,類似的分歧與爭議就是必然要出現的情節,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有。對此,需要認真對待、篤定而行,不能一有爭議就慌了手腳、亂了方寸。
欄目主持:黃冉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