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貧不能只是單向“輸血”
在日前舉行的2014 年廣東省旅游扶貧項目遴選評審會上,我市“東江上游佗城旅游示范區項目”獲得評審專家一致認可,成功競得2014年省旅游扶貧項目建設資金400萬元,這筆資金將用于佗城景區南門古渡、山歌廣場、佗城歷史街區修繕工程等改造提升項目,力爭將佗城景區建設成為我市重點鄉村旅游精品項目。(詳見本報8月5日A2版報道)
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扶貧工作,使一些貧困鄉村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觀,在發展經濟和建設新農村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而“旅游扶貧”也是我市扶貧“造血”的重要一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休閑旅游已成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人們旅游選擇的線路也從早年的名勝古跡、繁華都市游日益傾向于鄉村生態旅游,不少地方新辟的鄉村旅游景點,不僅帶動了旅游發展,也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對政府部門來講,旅游扶貧能給游客提供好去處,更能直接增加農民的收入。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旅游扶貧要取得好的效果,就不能簡單地只算游客的吃住消費,而要通過培育產業鏈,讓更多人參與旅游經營,獲得更多的就業發展機會,只有變單向地接受旅游扶貧“輸血”為增強貧困地區“造血”,才能帶動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奔康,推動我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