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龍舟競渡中的家國情懷
五月初五端午節,和平縣林寨鎮浰江兩岸人山人海,車頭村村民們一邊和家人吃著香甜軟糯的粽子,一邊觀看精彩的龍舟比賽。每年端午節的龍舟賽成了村民們合家團聚,增進鄰里感情的傳統活動,他們的龍舟競渡已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種團結和睦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端午節所寄寓的家國情懷。(詳見本報6 月3 日A3 版報道)
每年的端午節,各地都會舉辦各色慶祝活動,包粽子、賽龍舟好不熱鬧。眾所周知,端午節是為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兩千多年來,我們每年都以隆重的節日來紀念這位詩人的逝世。而我們之所以這樣緬懷他,是因為他的忠烈與高潔。楚國滅亡后,屈原自投汨羅江,人們爭相劃船試圖救起沉江的詩人,投粽子入江,以免他的尸體被水中魚鱉吃掉。
歲月的長河消融了一些傳統的儀式和精神,節日氛圍日漸寡淡,商業氣息卻愈發濃厚,端午節似乎也物化成了“粽子節”。當然,粽子是一種承載節日的形式,然而更為重要的卻是粽子里所包裹的情懷。品出包粽子時人們所寄寓的家國情懷和秉持的追思先賢、愛國愛家、熱愛生活的內涵,才是端午節的意義和目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隨著時代的變遷,端午節該傳承的不只是形式,更應該回歸到精神層面的家國情懷。
謝素嬋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