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文化“入侵”本土 網友呼吁適度淡化洋節
近年來,過“洋節”風在中國越吹越勁,昨天是萬圣節,無論是實體商場還是網上商城都開始大搞萬圣節促銷活動,有幼兒園還要求小朋友穿上奇裝異服上學,微博和論壇上也有不少網友聚會慶祝。對于這種時尚,我市民生論壇有網友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入侵。
針對市民熱衷的萬圣節,我市民生論壇有網友并不認同,“純粹是瞎起勁!我估計很多人大概連感恩節萬圣節的定義都不清楚,只是一味地模仿。那些恐怖玩具可能會給小孩子帶來心理陰影。”“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娛樂模式都可以復制,在中國流傳的。在‘敬鬼神而遠之’的中國文化中,‘鬼’是忌諱,死亡更是一種禁忌。人們還不習慣跟‘鬼’ 開玩笑,更不習慣活人‘裝神弄鬼’。而在西方文化中,生與死被視為大自然的規律,死并不可怕,‘鬼節’是可以慶祝的節日。”跟風過洋節的現象,還引起了網友對外國節日入侵中國的擔心,“洋節熱,傳統節日冷,我害怕以后的中國人都不記得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了,好好地保護中國的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職責。”也有網友說:“其實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很好也很有特色,只不過是因為中國現在沒太注重這些文化方面的創新,所以我們要努力在中國人自己的節日上創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西方的節日。”有網友呼吁:“希望淡化外國節日,重視中國傳統節日。”
關于外國節日中國人要不要過的爭論歷來有之,從圣誕節到情人節,喜歡的人覺得讓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情趣,反對的人則痛心疾首地認為洋節日取代了我們的傳統節日,實在不應該。其實,在改革開放的同時,也意味著外來的文化和思想會日益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與其壓制和躲避還不如適當地接受,文化有了交流才會有更好的傳播和保存。文化是真正的和平使者,不用刀槍,也沒有硝煙。所以,我們要做的與其是警惕所謂的文化侵略,不如辦好自己的傳統節日。有朝一日,我們將元宵節、端午節與中秋節及至臘八節都能大吹大擂大操大辦,那么,不敢說就能夠將萬圣節之類拒之于門外,至少,也會削弱它的影響,遏制它的勢頭。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