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打工不回鄉 1000多人的村莊僅剩五六戶人家
許多房子現在只剩下殘垣斷壁。
肖羅勝還會些木工。
蜂蜜是他的生活來源。
房子十分簡陋。
一個曾有1000 多人的小村莊,如今僅剩五六戶人家。年輕人到外面打工后,都定居外面,不再回到家鄉,有的把父母也接出去了。人去村空,留下殘垣斷壁。許多村莊,正在用加速狂奔的姿態,湮沒在我們的視線中。
日前,記者從市區騎車出發,沿著205 國道來到東源縣燈塔鎮,再沿著鄉道途經澗頭鎮、楓木鎮,到達半江鎮,沿著一條鄉道向深處“摸索”。沿途經過的每個村莊,人煙稀少,在一年中的多數時候這些房子都是空著的。
這是些被人拋棄的村莊。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只有風聲在吱吱地呻吟著。穿過一段彎曲的山路,來到半江鎮西溪村,眼前一片開闊,依山傍水,惠風和暢,公路邊的房子錯落有致,遠處碧綠的湖面波光粼粼,湖邊散落著的牛群正低頭吃草…… 見有陌生人到訪,55 歲的村民肖羅勝從屋子里走出來,熱情跟記者打招呼,并招呼記者進屋喝茶。肖羅勝說,這里路遠偏僻,平時很少人到,村里的人也都紛紛外出了,現在整條村,在家的僅剩下五六戶了。
肖羅勝說,他老婆兒子也都在河源市區,也叫他出去,但他心里總是舍不下這間老房子和這一方故土。肖羅勝深吸一口自制的卷煙,說道:“原來村里很熱鬧的,最多的時候有近300 戶,1000 多人呢,過年時,村里還吊花燈……”說起當年,肖羅勝的眼睛變得特別明亮,仿佛回憶里盡是美好。
本報記者 譚興孚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