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愛發明 所研發的“自力千斤頂”獲國家專利
許天明在演示“木牛流馬”的上坡過程。
在紫金縣城汽車總站宿舍樓住著這樣一位古稀老人,他從17 歲開始和機械結下不解之緣,便由此愛上搞研發,至今已有50 多年。他就是許天明,一名退伍轉業的汽車修理工。目前,他通過自主研發的大項目有10 多個,小項目數不勝數。其中,他所研發的“ 自力千斤頂”還曾獲國家專利。
搞了大半輩子研發
許天明17 歲入伍當兵,當上了機械兵,專門負責部隊的機械維修,從此他就愛上了鉆研。在部隊里,許天明除了做好部隊器械的維修外,還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去研究各種器械的原理,嘗試著做一些技術革新,并進行試驗。“我獲得過一個三等功,還有 ‘二級技師能手’的榮譽稱號。” 許天明拿出當年在部隊里,通過技術創新獲得的榮譽證書,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退伍后,許天明先后在惠陽、紫金、深圳等地從事汽修工作。 1999 年至2010 年期間,許天明被深圳中南公交公司聘請為技術顧問。“老板是完全放權讓我去搞創新開發!”許天明介紹說,當時,老板的信任讓他信心倍增,研發“新作”也在這期間出現了“井噴”,由他改良、研發的拆裝輪轱升降機、空氣濾清器清潔機和重型汽車調整臂等項目,直接應用到了公司的日常生產中。
直至現今退休在家,他那股愛鉆研的熱情依然沒有熄滅。據了解,許天明通過鉆研各種器械的工作原理,成功改良多項汽車保修設備。其中,他通過運用轉動裝置,利用廢舊鋼材改良出在不用人力的情況下,實現快頂升的“自力千斤頂”,獲得國家實用型發明專利。
誓將發明進行到底
前日,記者到許天明家探訪時,他正在工作室埋頭繪制他將要新研發的“電動地面清潔車”設計稿。記者看到,許天明住的房子顯得破舊、簡陋,而十來平米的工作室坐落在房子的中間。在許天明的工作臺上,擺滿了他奇思妙想的設計草稿,旁邊堆放著一摞的照片和材料。“這些都是我自認為拿得出手的項目照片和材料”,許天明一邊翻著這些圖文材料,一邊耐心地給記者講解各個項目的原理和作用。
有意思的是,許天明通過反復研究《三國演義》等書中的記載,復制了當年諸葛亮用于運送軍糧的“木牛流馬”。“相關技術還不夠完善,還希望和在這方面有見地的人一起改良。”許天明告訴記者,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將繼續研究“電動地面清潔車”和“湖面清潔船”,從而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湖面清污效率。
許天明的老伴王數碧告訴記者,家里人對許天明搞研發還是比較支持的,尤其是自己的小女兒,積極為父親提供在研發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資金、資料等。因為,搞研發已經成為許天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人也希望他能一直堅持下去,多完成一些改良、創新的項目,為社會多做一些貢獻。
見習記者 陳偉新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