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表示,電信套餐、流量、寬帶服務等投訴多
日前,市民馬阿姨遇到件煩心的事,自己之前開通了電信128 元的固話套餐,去年7 月份無緣無故就多了10 元錢,經過查詢后得知原來是開通了“外勤助手功能”業務,馬阿姨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這個業務,后來就取消了這個業務。誰知今年2 月份和4 月份,電信賬單上又分別有了5 元錢的業務費用,為“討個公道”,連日來,馬阿姨奔波于媒體與電信營業點之間,終于將這事弄了個明白。
被開通業務不知情
馬阿姨從2010 年開始就使用電信的電話套餐業務,套餐費用128 元。可去年7 月份,馬阿姨去繳納費用時發現賬單上多出了綜合增值業務一項的10 元費用,于是她去營業廳詢問該筆費用具體屬哪項業務,營業廳打印出的清單上顯示的是“外勤助手”功能費。“我就發現這個不是在我的套餐范圍內的,我去營業廳問,那個營業員就說這個項目是可以取消的。”馬阿姨告訴記者,去年8 月份她就去電信營業廳停止了該業務。
可在今年的2 月份和4 月份又出現一筆5 元的費用,讓128 元的套餐又變成要繳納133 元的費用。馬阿姨表示,自己已經停止此項業務。但電信部門卻依然三番兩次地在馬阿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恢復了此業務,這讓她感到十分氣憤。
取消多余業務并退款
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通訊業務,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興源路電信營業廳業務員表示,馬阿姨的情況可能是當時的業務員幫她做了一個流程優惠減免,但可能由于一些原因沒有徹底取消導致的。最后,工作人員向馬阿姨解釋清楚,并退回了今年多繳納的費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老人家在使用通訊業務時,只使用簡單的接聽、撥打功能,至于其它相關業務基本上不會操作使用。一些不知名的套餐和業務確實讓他們摸不著頭腦,不少市民表示希望使用的套餐業務以及資費情況能更加清晰明了。
套餐寬帶業務投訴多
其實,本報也接到過不少市民在使用通訊套餐過程中的投訴,多數反映資費不清楚、服務不到位等情況。昨日,記者從市消委會了解到,市民對電信產品投訴主要針對使用套餐、手機流量、短信回復定制業務及寬帶服務等方面,在接到市民投訴后,消委會均出面協調處理。
消委會的工作人員認為,消費者在簽訂使用協議時應看清楚協議內容,了解將使用的套餐費用、時間等事項,否則就容易產生糾紛。同時,要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關閉后臺節省流量,才不會造成超流量增加費用。
本報記者 黃仕忠 葉園
記者手記
消費者要的只是明白消費
如果馬阿姨不認真看看賬單,如果不去營業廳查詢,每個月就要多交自己從未使用的“綜合增值業務”費,這筆錢不多,但卻出得冤。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對自己使用的電信業務都不太清楚,甚至每個月繳納的費用都沒有認真核實過,特別是老年人,他們對通訊工具并不太依賴,也不太熟悉操作,更多的是信賴運營商。然而,運營商的“背后一槍”,著實讓消費者心寒。
在此,記者認為市民首先應該做到“明白消費”,同時運營商應該讓市民“消費明白”,這樣才皆大歡喜。而且,運營商在宣傳推廣自己的業務的同時,更應該提升服務。如果市民遇到類似情況可以直接向消委會投訴,或向本報報料反映。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