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一代人將面臨養老難
“五零后”就業人群首超“八零后”逾七成家庭養老金“撐不過10年”
韓國“嬰兒潮一代”面臨養老難
韓國目前之所以出現老年人“退而不休”、“二次創業”的情況,與韓國日益嚴重的“養老難”有直接關系。根據現今的韓國養老金制度,老人退休后的主要收入包括國民年金(由國家掌控并提供補貼)、企業退休金(由企業或公司提供的生活補助金)、個人追加的補充性年金(如年金儲蓄保險、年金基金等),但很多人并不在參保范圍內,即使參保拿到的錢也不多,因此如果僅靠退休金生活,很多人都將“入不敷出”
12月1日,韓國國民銀行經營研究所發布了《韓國“嬰兒潮一代”退休后資產分析報告》,顯示75%的家庭依靠目前的資產不可能實現養老。根據該研究報告,如果除去家庭資產中的不動產(即住房,約占總資產的76%),大部分老年家庭10年內就會耗盡養老資金。
本報駐首爾記者王剛
上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結束以來,韓國人口開始呈現出爆發式恢復性增長。從1955年至1963年,韓國新增人口758萬人,這一代人在韓國也被稱作“嬰兒潮一代”。韓國的“嬰兒潮一代”在見證了韓國經濟的成長和起飛后,如今正逐步進入退休年齡。但令韓國“嬰兒潮一代”不安的是,大部分人似乎并沒有規劃好自己的退休生活,除了自身退休金和儲蓄不足外,龐大的子女教育和結婚等費用也嚴重擠壓著本該用于養老的資金。目前,已經有金融機構發出警告,如果不采取積極措施,大部分“嬰兒潮一代”的養老金將在退休后的10年內耗盡,如何養老已成為韓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
“五零后”再就業與女兒搶工作
曾在建筑行業工作20多年后退休的盧某(52歲)最近在釜山北區開了一家炸雞店。雖然身體欠佳,很想休息,但考慮到得負擔子女的大學學費,不得不掙錢補貼家用,只能徹夜在店里招待客人。盧某表示:“最近周圍好像新開了十幾家炸雞店和啤酒屋,競爭很激烈,生意不太景氣,有時連店面的租金都支付緊張。”韓國《中央日報》將盧某總結為最近雖然退休但還不得不為家計奔波的“嬰兒潮一代”的真實寫照。
今年52歲的家住首爾的閔女士,在經歷多年的家庭主婦生活后,最近重新開始在社會上打零工掙錢。她每天早晨出發坐50分鐘地鐵到一戶人家,為身患老年癡呆癥的老奶奶洗澡并打掃衛生,經過三四個小時忙碌后,隨便在附近的小吃店吃點東西當作午餐,隨后下午又開始兼職給別人更換家用飲水機的濾芯。閔女士每天如此忙碌,每月卻僅能掙得120萬韓元(約合6630元人民幣),這還不到韓國上班族平均月薪的一半。閔女士表示:“丈夫退休后就在家閑著,兩個女兒雖然都大學畢業,但工作都是臨時工,賺錢不多,因此自己這才不得不外出工作”。
根據韓國統計廳和勞動研究院11月中旬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0月韓國50歲以上的個體經營者達到310.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9萬人,為史上最高值。而2001年時這一數字為241.8萬人,1991年時為189.8萬人,這表明韓國老年人創業正在形成熱潮。對此有分析認為,這是由于“嬰兒潮一代”正值退休高峰期,他們在餐飲店以及批發零售業領域創業增加而引發的現象。
事實上,閔女士的情況在現今的韓國社會正越來越普遍。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截至今年6月,韓國50多歲就業女性高達212萬人,甚至高于20多歲年輕女性的就業人數(192萬人),這是韓國自1963年開始實施經濟數據普查以來,首次出現50多歲年齡層就業人數超過20多歲年齡層的現象,因此也有媒體戲稱“現在是媽媽與女兒搶工作”。
多數家庭養老金“撐不過10年”
分析認為,之所以出現目前老年人“退而不休”、“二次創業”的情況,與韓國日益嚴重的“養老難”有直接的關系。根據目前韓國的養老金制度,老人退休后的主要收入包括國民年金(由國家掌控并提供補貼)、企業退休金(由企業或公司提供的生活補助金)、個人追加的補充性年金(如年金儲蓄保險、年金基金等),但很多人并不在參保范圍內,即使參保拿到的錢也不多,因此如果僅靠退休金生活,很多人都將“入不敷出”。
以覆蓋面最廣的國民年金為例,韓國國民年金公社從去年開始對“嬰兒潮一代”進行分析,發現只有49%的人參加國民年金保險,參加者中退休后每月能拿到的國民年金僅為45.8萬韓元。此外,由于國民年金規定必須繳納10年以上的保險費,才能從退休到死亡一直領取國民年金,而根據統計僅有33.8%的參險者達到這一標準,也就是說,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嬰兒潮一代”國民年金參與者,年老后無法得到國民年金終身保障。
尤其是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更為不利。因為不僅參保率低(只有60%),而且繳納了10年以上保險費的女性更低(只有12.8%)。考慮到韓國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多7年,且妻子一般比丈夫要年輕3至4歲,這樣在這些女性獨自生活的人生最后10年中,由于丈夫死去無法繼續帶來收入,她們的前景就更加不容樂觀。
韓國國民銀行經營研究所12月1日發布了《韓國“嬰兒潮一代”退休后資產分析報告》,顯示75%的家庭依靠目前的資產不可能實現養老。報告稱,根據目前的韓國物價水平,每戶老人家庭必須具備3.6億韓元(約合200萬元人民幣)的資產,才能維持基本的養老水平,但達到這一標準的老年家庭只有24.3%,還有51.7%的家庭連1.8億韓元資產都沒有。3.6億韓元是根據現在每月每個老人家庭按照148萬韓元的生活支出,乘以退休后生存的平均年齡27.6年(以55歲退休為基準)得出的結論。如果要維持稍微富裕點的老年生活,則每戶老人家庭需要的資產為5.4億韓元,這其中包括子女的教育費和結婚支援等。
根據該研究報告,韓國嬰兒潮一代家庭的平均資產為3億3775萬韓元,這其中包括房產、儲蓄、股票基金、全稅保證金等。但問題是,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比如子女結婚(韓國父母平均支援7800萬韓元)、子女大學教育費(平均2500萬韓元)、子女海外留學費(平均7100萬韓元)、個人創業(1億2600萬韓元),因此養老金缺口隨處都是。此外,韓國“嬰兒潮一代”家庭最大的資產是住房(占總體資產的76.3%),由于韓國“嬰兒潮一代”退休后還要平均生活28年,因此把住房賣掉用來養老是不可能的。如果憑借手上除不動產以外的資產過退休生活,那么大部分的老年家庭10年內就會耗盡養老資金。
傳統家庭養老模式“越來越少見”
在以前,韓國的養老問題大多在家庭內部解決,即兒女贍養父母。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情況也在發生變化,過去的家庭養老模式在如今的韓國已經越來越少見。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2002年時有68%的30歲年齡層的人認為“撫養老年父母是自己的責任”,但根據去年的調查結構顯示,只有32%的30歲年齡層的人給出同樣的答案。與此相應的是,老年人也正同樣對子女的贍養不報期待。首爾市政開發研究院今年3月發布的研究報告就顯示,“嬰兒潮一代”對子女贍養方面只有11%的人回答期待,高達9成的人回答“指望不上”,對于“誰來負責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嬰兒潮一代”有50.2%的人選擇“自己”。
老年人創業面臨的問題同樣很多。調查顯示,他們大多從事的是小規模的個體經營,比如不需要太多資金的便利店、飲食店、小旅館等,但是由于這些領域的市場基本已經飽和,競爭十分激烈,再加上受國家和地區整體經濟情況的外部影響比較大,所以很容易發生虧損并耗盡養老金的情況。
與此同時,老年人的就業局面同樣不容樂觀。調查顯示,目前他們主要從事的是一些生計型臨時工。以50多歲女性就業而言,大多從事的是清潔、老人看護、飯館幫廚等勞動強度較大的工作,而且因為是臨時工,雇主一般也不會給上保險。此外,她們的收入也相當低,根據韓國雇傭勞動部的統計,50多歲女性就業者的平均月工資為120萬韓元(約合6640元人民幣),她們普遍對此非常不滿。
韓國《東亞日報》11月11日發表社論認為,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和出生率的下降,面對老齡化日益嚴重的嚴峻局面,韓國必須要尋找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并盡快實施。韓國社會需要擬定一個全新的系統,通過擴大勞動力市場、引導女性參與經濟勞動等措施來抵消由老齡化引發的不利因素。比如,韓國不僅可以更廣泛地覆蓋養老保險,而且可以延長人們的退休年齡,同時開發老年產業,以應對韓國嚴峻的養老形勢。
《首爾經濟》12月1日發表評論,認為政府應該為應對老齡社會提供更多制度性保障,由于從事個體經營是目前老人就業的最現實的渠道,因此韓國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保障和鼓勵他們進行自我創業。此外,延長退休年齡并鼓勵社會雇傭老年人也是必要的選擇。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