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地震后10余中國留學生或被埋



新西蘭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地震已造成至少75人死亡 300人失蹤
22日的地震給克賴斯特徹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新西蘭總理約翰·基23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并說至少有75人死亡,300人失蹤。
有新西蘭救援負責人表示,因地震而嚴重垮塌的CTV大樓廢墟中已找不到生命跡象。包括廣州女子賴嫦在內的被困民眾恐難生還,但搜救行動仍在連夜繼續。
仍有人員在CTV大樓搜救
本報訊(記者黃丹彤) 昨天晚上,本報記者再次撥通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新聞發言人王欣的手機。王欣告訴記者,根據他獲得的消息,截至當地時間24日凌晨1時30分,仍然有搜救隊伍在有華人被困的CTV大樓廢墟進行搜救。
王欣說,當地時間23日上午,克賴斯特徹奇市航班一恢復,中國駐新西蘭大使徐建國第一時間帶領大使館工作組飛赴該市看望當地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轉達中國政府的慰問,并到市中心的CTV建筑廢墟實地了解搜救情況。
為1%希望付100%努力
徐建國看到,整個CTV建筑全塌了,救援環境十分惡劣。據當地警方透露,除了被壓在下面的賴嫦,廢墟下可能還有七八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徐建國當即要求新西蘭政府,只要存在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全力救助在地震中被困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
十余名中國留學生失蹤
據新華社電 22日午時發生的6.3級地震給克賴斯特徹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新西蘭總理約翰·基23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并說至少有75人死亡,300人失蹤。他初步估算此次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為60億新西蘭元(約合45億美元)。
隨著搜救行動的開展,死亡人數還將繼續增加。
目前,遇難者中未發現中國人,但仍有十余名中國留學生處在失蹤狀態,地震發生時他們正在課堂上課,估計均被埋在坍塌的教學樓廢墟下。
新西蘭搜救行動負責人、警官戴維·勞里23日說,警方確信被困在坎特伯雷電視大樓(即CTV大樓)廢墟里的人都已遇難,因此決定將救援工作重心轉移至其他建筑。
坎特伯雷電視大廈是一幢六層樓建筑,三層為一所外國語學校,一些外國留學生可能遇難。
還有日韓留學生失蹤
克賴斯特徹奇市議員陳金龍告訴新華社記者,他確認至少有兩名華人被困在大樓廢墟里。一名是來自中國廣州、在國王教育學院學習的女留學生,另一名是來自臺灣、在同一學院工作的李女士。他不排除還有華人被埋在那里。
新西蘭媒體報道,坎特伯雷電視大廈內至少7人死亡,22人下落不明,24人獲救。地震發生至今,23名日本留學生失蹤,其中11人在電視大樓內外國語學校學習。一對韓國留學生兄妹就讀這所學校,地震后下落不明。
“想等女兒獲救后再去看她”
被困地震廢墟的廣州女子賴嫦的父母在家中等待消息焦急不已
本報訊(記者黃丹彤) 新西蘭地震引起廣州市民的關注,本報《一廣東女子被壓廢墟下》見報引發關注。不斷有賴嫦在廣州父母親的親朋給賴嫦父親打來電話。
晚上6時多,本報記者來到住在廣州市越秀區豆腐寮巷子里的賴嫦父母家。剛剛從電視看到一則賴嫦被困現場停止搜救的消息,退休在家的賴嫦母親一下子不能自己號啕大哭,已經有一天多沒有吃飯的父親,反而上前來安慰傷心過度的妻子。
兩通電話后再無音訊
而在岳父母門口的過道上,賴嫦的丈夫黃先生手里拿著手機,一個人靜靜坐在冰冷的石凳上守候消息,他擔心家里信號不好不能接到大使館打來的“最新消息”。賴家的朋友告訴記者,賴嫦父母和女婿已辦好了前往新西蘭的單簽手續。“我們想等到女兒被救出來后再啟程赴新西蘭看望她。”賴嫦父親說。
賴嫦的父親說,就在地震發生后女兒第一時間給他打來電話,她電話里說“爸爸,我快不行了,這里發生大地震了,你們要保重……”第二個電話是賴嫦的丈夫黃先生接到的,賴嫦告訴黃先生自己被壓在下面,感到呼吸很困難。后來賴嫦就再也沒有音訊了。
賴嫦的父親告訴記者,獨生女賴嫦在廣州知用中學畢業后,考進廣州中醫藥大學讀護理專業。畢業后在廣東省口腔醫院做了3年的護士。去年7月才離開醫院去新西蘭讀書。
“這個小女生很乖巧討人喜歡,個子不高但很陽光。”廣東省口腔醫院護士長詹婕玲在電話里一提起賴嫦記憶猶新。詹婕玲回憶,“今天,我們整個科室都很沉默,大家都在為賴嫦著急和擔憂,像這樣懂事的80后獨生子女,給我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記者連線
“華人地震援助小組”
昨夜緊急“開工”
本報訊(記者羅樺琳 通訊員沈衛紅) 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發生里氏6.3級地震,不少華人家庭及留學生均受到影響。昨天,本報記者通過廣東省僑辦與該市兩位僑領取得聯系。據介紹,自去年9月發生地震后,當地10多個華人社團自發建立起“華人地震援助小組”,22日地震發生當晚,援助小組緊急“開工”,為華人家庭及留學生提供咨詢、尋人、聯系住所、供應食物等多種服務。
記者首先與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廣東同鄉會創會會長林金洪取得聯系。林金洪表示,目前該市大約有2萬多名華人,在這次地震災害中,許多華人家庭的房屋受到損壞,出現灌水、灌沙等情況,導致無法繼續居住,還有不少留學生反映同伴失蹤等情況。為此,華人社區建立起互助援助小組,通過電話、網絡等各種方式幫助有困難的華人。
其后,記者聯系到這所中文學校的校長、援助小組的負責人之一呂智紅。原來,這個援助小組全稱為“坎特伯雷華人地震援助小組”,于去年9月克賴斯特徹奇發生地震后建成。網址為http://earthquakesupport.wordpress.com/
提供翻譯和尋人等服務
據了解,“地震援助小組”目前共有固定工作人員10多人,接到求助個案后即會通過已有的物質資源以及華人社團的社會力量幫助困難人士。
記者一進入該網站,便看到“緊急關頭,守望相助”的中文字樣。網站內提供了所有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表示可以在“緊急醫療”中提供翻譯服務,還提供了一些在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措施,如“隨身攜帶急救物品”、“關注您的鄰居”、“獨居者要隨時和朋友保持聯系”、“英語不好的朋友不要單獨外出”等等。
據了解,23日當天,該小組一共收到3個華人家庭的求助。林金洪說,華人家庭的求助主要集中在房屋損壞、商家受損、因停水停電造成居住和食物短缺困難等等。
呂智紅說,成立該援助小組辦公室,主要是為了能信息共享,同時舒緩華人同胞的情緒,讓他們更好地從地震災害中過渡到正常生活。
爭分奪秒
數百名救援人員加緊搜救
時間緊迫,搜救力量有限,救援人員不得不放棄一些生還希望相對渺茫的區域
據新華社電 數百名救援人員23日在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加緊搜救,爭取在震后“黃金72小時”內救出盡可能多的幸存者。
已救出約120人
救援人員救出大約120名幸存者。不過,不少幸存者被迫接受截肢手術。
23日下午,地震過后大約24小時,一名婦女獲救。疲憊不堪的救援人員發出一陣歡呼。
婦女名為安·博德金,身陷一座4層樓房的廢墟中。救援人員用毛毯將她抬起,送上救護車。
博德金的姐姐說,地震時,博德金躲在辦公室一把椅子下面。“這真是奇跡……這把椅子肯定非常堅固,她當時一定非常迅速地鉆到椅子下面。”
邁克·阿德是克賴斯特徹奇一家醫院急救部門負責人。他介紹,醫院接收大批傷者,不少人遭受骨折、壓傷和撕裂。“(救援人員)對一些幸存者實施截肢手術,以便讓他們脫離廢墟。部分幸存者因為受傷,不得不截肢……一些幸存者本來有機會存活,但沒有堅持下來。”
力量有限有所取舍
時間緊迫,搜救力量有限,救援人員不得不評估現場,把搜救重點放在幸存者生還希望較大地點,放棄一些生還希望渺茫的區域。
震后72小時又稱“黃金72小時”,幸存者生還希望隨后迅速降低。
警方負責人拉塞爾·吉布森介紹,街上可見遇難者尸體,一些幸存者受困于車輛內,另一些被壓在建筑物廢墟下,“警方重點不得不轉向(可以確定位置的)幸存者……我們不停接到幸存者的求救短信,聽見廢墟下面的敲擊聲。”
克賴斯特徹奇市內最高建筑,一座26層的豪華酒店嚴重傾斜。出于安全考慮,救援人員暫停在附近街區搜救。如果酒店傾覆,可能會壓倒鄰近一些建筑物。
各國馳援
地震災區
據新華社電 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向新西蘭派出救援小組。澳大利亞派出148名搜救人員,首批人員已經抵達。
美國派出75名搜救人員,英國派出63人,預計24日抵達。
日本派出70名搜救人員,搭乘自衛隊專機,23日從東京出發,預計24日早晨抵達克賴斯特徹奇。
專家分析
澳專家警告強震或會來襲
惠靈頓成高危地帶
本報訊 22日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發生的6.3級大地震可能是另一場災難的先兆。有地震學家警告稱,這次地震令新西蘭首都惠靈頓發生強烈地震的機會大增。
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客席教授麥丘指出,盡管地震無法預測,“但地震傾向成組出現,只要有一次,危險性就會增加”。他認為這次地震會對印澳與太平洋板塊邊緣造成沖擊,可能加重板塊邊緣的負荷,令惠靈頓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增加。惠靈頓一直被認為比克萊斯特徹奇更有可能受地震威脅,因為該市跨越板塊邊緣。
新西蘭地質及核科學研究所專家利斯陶指出,雖然許多人都覺得這次地震比去年9月的地震強烈,地震深度較去年的更淺,但對地震學而言,此次地震仍屬去年9月大地震的大型余震。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