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認為鄺氏文化大有可為可將鄺氏文化融入梧桐山建設
鄺氏后人祭拜鄺愈平活動現場(鄺衛人提供)。
隨著世客會的臨近,一些關于發掘河源本土文化的帖子,日漸受到網友的關注。日前,河源各大論壇一組呼吁重視和挖掘鄺愈平文化的帖子,資料翔實、觀點鮮明,引起部分網友的關注。
論壇聚焦:鄺愈平其人其事
發帖人wrkuang 說,河源可以拿出來說的歷史人物,鄺愈平絕對算得上一個。鄺愈平曾為南宋朝廷四朝元老,官至刑部尚書,屬一品命官。公元1217 年,南宋內憂外患,元兵攻宋、宋金交戰、西夏軍侵擾,使得朝延一片混亂,無人敢進言獻策。鄺愈平精忠直諫,主張 “緩金伐元”,卻為群臣反對,遭貶南雄,后舉家遷河源。
隨同一起遷河源的,還有鄺愈平的女兒鄺淑麗,她曾為宋高宗的妃子,她被稱為鄺妃。鄺愈平晚年在河源郁郁而終,葬于河源城南梧桐山。今天,河源很多地方都留有鄺愈平的痕跡,位于梧桐山腳的鄺愈平墓,1996 年被河源市列為首批重點保護單位,老城區太平街鄺愈平故居尚殘存 “宣城侯祠”一角,桂山描眉峰有皇妃鄺淑麗古墓。
發帖人wrkuang 認為,鄺愈平的愛國之心,不僅體現在為政60 年忠于職守、剛直不阿上,更體現在國家危難的關鍵時刻,還以90 歲高齡冒死直諫,而后來南宋滅亡的軌跡,間接證明了他諫言的價值。同時,他在河源人留下的各種遺跡也很有保護和開發的價值。
網帖觀點:深挖鄺愈平文化
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發帖人鄺衛人,他是鄺氏第三十三代后裔。鄺衛人介紹,鄺愈平還是鄺氏始祖,全球所有鄺姓人士皆出自河源鄺氏。鄺愈平原姓方,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 年),因長女淑麗被宋孝宗冊為皇妃,賜地宣城,受封侯爵,御賜姓“鄺”。自南宋至今,鄺氏族裔繁衍30 余代,目前全球超過300 萬人。這其中包括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鄺健廉)。
鄺衛人說,如果在這宗親維系上做足文章,在世客會時聯系海內外鄺氏知名人士,將對辦好世客會、擴大河源的知名度和招商引資工作起到積極作用。鄺衛人舉例說,鄺愈平次女婿陳鳳臺(南宋刑部諫議大夫,官四品,其墓在清遠天堂山),在清遠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下,經南方日報專版、電視專題、史料專輯及網絡等形式的宣傳,現已在清遠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清遠市為此大打“僑根之鄉”牌,引發全世界陳鳳臺后裔返清遠尋根熱潮。
鄺衛人希望,由文化部門召開一次“鄺愈平文化研討會”,喚起社會對鄺愈平文化的再重視。成立專門組織,研究推廣鄺愈平文化,聯系海內外鄺氏宗親社團。
網友探討:借力梧桐山開發
鄺衛人說,如今河源小孩根本不知鄺愈平為何人,他選擇在網絡上發帖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知道河源的這一歷史人物。“如果連知道他的人都越來越少,還談什么挖掘。”
論壇對此事的反應可謂走向兩個極端,“路過者”占大多數。但一些網友的發言,很有建設性。網友maotouying 評論說,歷史文化名人是我市的寶貴文化遺存,他們是歷史事件的載體,是文化的傳承者,是文化的靈魂所在,對歷史文化名人文化的挖掘,可以弘揚我市的文化底蘊,也許有網友會問為什么以前不挖,現在才來呼吁,其實是以前人們普遍沒有這個意識,現在有了這種意識,是值得欣喜的。maotouying 說,在市委五屆八次全會上,陳建華書記提出要創建教育強市、建設文化河源,挖掘我市的歷史文化名人也應該是建設文化河源的舉措之一。
網友游311 回帖說,梧桐山公園一期剛剛落成,有關部門可以考慮在公園二期建設中融入鄺氏文化的各種優質元素,比如說以與鄺氏有關事物命名的景點,鄺愈平的雕塑,開發現有古跡鄺愈平墓,傳誦一些人物故事及傳說等,這樣既使得公園更有文化內涵,又可讓市民健身休閑的同時,感受到本地的特色文化,可謂一舉兩得。
本報記者 張安定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