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報告稱青年經濟危機中受害最重
圣誕假期臨近,華盛頓的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但表面的繁榮無法掩蓋美國經濟持續低迷的窘境。
美國勞工部本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的失業率已攀升至9.8%。而美國智庫的最新研究報告則表明,美國青年一代是這場嚴重經濟危機的最大受害者。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基金會12月8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青年就業狀況在過去3年中遭受沉重打擊,每4名失業者中就有1名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16歲至24歲的美國人口失業率正處于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統計,16歲到24歲的年輕人占美國勞動力市場的14%。而他們也正是經濟疲軟和金融危機中最脆弱的弱勢群體。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本輪經濟危機爆發以來,青年人口就業率已大幅下跌了12.2個百分點,遠高于其他年齡組3.9%的同期數值。
對此,美國學者并不感到吃驚。新美國基金會研究員夏恩·亨利認為,一方面,就業崗位和自愿退休或離崗人員在經濟衰退中雙雙顯著下降,導致就業市場嚴重萎縮,從而令年輕工人在日益加劇的就業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缺乏工作經驗以及所處崗位通常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大,大多數資歷較淺的年輕員工往往是最先被企業裁員的對象。
報告稱,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即使那些找到工作的幸運兒,也將不得不面對長期收入縮水的現實。
有研究表明,在經濟嚴重衰退期間參加工作的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工資,比那些在經濟平穩時期就業的學長們平均低17.5%,而且這種情形可能會延續長達15年之久。
更令人擔憂的是,年輕人正在成為美國長期失業人口的主力。長期失業通常指5年以上沒有穩定工作。報告援引美國勞工統計局今年11月的數據指出,16歲到24歲的年輕人分別占失業人口和長期失業人口的25%和20%。
報告警告,長期失業將從生產力、創造性、工作技能以及收入等諸多方面對個人職業生涯造成持續性甚至是永久性的影響。
亨利指出,無論是否已經找到工作,美國年輕一代都將在未來數年被迫面對失業和低工資的長期困擾。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失業問題早已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更是將創造就業視為本屆政府的頭等大事,并為此推出了多項措施,但似乎效果并不理想。
新美國基金會的報告指出,聯邦政府向“就業工作團”以及“工作培訓與伙伴法案”等促進就業項目投入了大筆資金,但在創造長期就業崗位和提高工資水平方面收效甚微。
夏恩·亨利認為,青年失業率升高是美國社會面臨的一個日益嚴重的長期問題。政府必須盡快制定專門針對年輕群體的有效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持續加大對包括普通高中、職業培訓和高等教育在內的各類教育的投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