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們一周吃不上一頓葷菜也要去調查東江污染情況
提示:近年來,為了保護東江水源,臨近東江的各級政府做了長期大量的工作。日前,來自廣州和江西幾所高校環保社團的19名大學生組成“東江環保營”,沿東江調查污染情況,宣傳保護水源知識也為保護東江水源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他們沿著東江流經的方向前行,一路調研、宣傳、實踐。日前,該營隊來到我市黃子洞村和萬綠湖風景區,實地考察東江水質情況,并沿途向當地老百姓進行環保義教,為過往的游客講解如何在生活中節能減排,減少對水源的污染等,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他們為保護東江而來
作為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流經廣東和廣西兩省,是河源、惠州、東莞以及深圳和廣州東部地區的主要供水水源。然而,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排入東江,我們原來的母親河也在正一點點的被污染。
“東江環保營”正是基于保護東江水源的目的而成立,他們努力得來的調研數據和產生的良好社會效應,曾得到了省有關部門的多次贊揚。據悉,本期該營于本月21日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開營儀式,而后便匆匆向著東江源頭——江西省尋烏縣東江源村進發。他們將利用半個月的時間,完成對東江水質污染狀況的調查,并沿途進行環保義教,用實際行動引導人們加強對節能減排的重視,喚起人們對自身生存環境的保護等。
野營的條件是艱辛而危險的,一路上,大家相互鼓勵,互幫互助,用歌聲趨趕疲憊。據該營隊隊長馬少林 介紹,這19名學生大多沒有參加過這類活動,在野外生存,困難是難以想象的,有時還得沿崎嶇的山路爬幾個小時,但所有的困難都沒有動搖營員們信念。由于資金短缺,他們甚至一個星期吃不上一頓葷菜,往往19個人一頓飯總共才花20多元。
當他們來到東江源頭時,心情特別舒暢,清澈的水源讓營員們驚嘆不已,更堅定了他們保護東江的信心和決心。
一路上,營員們不僅宣傳環保,還實踐環保,所到之處,只要看到紙屑,塑料袋,玻璃瓶等垃圾,他們便用自帶的垃圾袋裝走。
營員在河源我市大力宣傳環保
日前,“東江環保營”的營員來到黃子洞村我市源城區,在當地村委的安排下,在黃子洞小學教學樓臨時宿營,而后營員們便緊鑼密鼓地開展起節能減排與水質情況的調研活動。
期間,營員們深入到老百姓家中調查。他們分成四個小組,分別負責一定區域的村民。經過一天的努力,他們走訪了50多戶村民,并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在黃子洞小學,他們還舉辦了為期一整天的環保義教活動,得到當地村民的與村委的一致好評。暑假期間學校沒人,但因為營員們的到來,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及村民前來聽課顆,營員們通過故事、圖片等形式,告訴大家保護水源的重要性,并以東江水污染的現狀作例,呼吁當地群眾保護水源。整個現場輕松愉快,不少聽完講課,當地群眾聽完課后都表示,學到了許多節能減排和水資源保護方面的知識。
28日,營員們又來到萬綠湖風景區,在景區大門前開展宣傳環保活動,大家兵分幾各路給游客講解保護萬綠湖的重要意義,并號召過往游客留流言寄語保護母親河的愿望。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農村青年工作部、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辦,由華南理工大學Fresh環保社團承辦的暑期環保實踐活動,實踐團體由廣州7所重點高校和江西2所重點高校高校環保社團的優秀學生組成。
本報記者 俞冰傳
通訊員 李廷城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