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繡花”功夫做實城市管理 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受到住房城鄉建設部通報表揚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河城宣 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通報表揚了在2024年度鞏固深化“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表現突出的95個單位和95名個人,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市城管綜合執法局”)榜上有名,為全省受表揚三家單位之一。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市城管綜合執法局扎實推進城管執法規范化建設,持續優化民生服務,在護航校園、共享電動車治理、地攤經濟管理、城市“六亂”整治、城鄉風貌整治提升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取得了突出成效,切實增進了民生福祉,提升了人民群眾對城管工作的關注度、認可度和滿意度。
市區黃子洞公園。
“繡花”功夫護航“花朵”
為拓展“黨建+”工作模式,加強市第三小學校園周邊市容環境衛生秩序的管理,營造整潔、有序、安全的校園周邊環境,2024年3月,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在市第三小學開展“黨建引領政校共建護航校園”試點工作,建設了“001號城管護航校園示范點”,并在該校設置城管護航校園執勤崗,通過駐點校園執法方式,負責市三小周邊的“六亂”管理、協助管理接送車輛即停即走、護送學生安全過馬路等,與學校進行優勢互補,以深入推進“共建協商”制度、推行城管“執法服務崗”機制,舉行“小小城管志愿者”主題體驗日等舉措,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這是我市在全省率先設立的城管護航校園示范點,通過“共建協商”破解校園周邊綜合治理難題,經驗向全市推廣后護航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榮獲2024年第七屆河源市工作創新大賽三等獎,牽頭黨支部榮獲“四強”黨支部稱號。
至今,我市城管執法部門累計護航學校18所,出動“城管護校員”約6440人次,護航中小學生約80萬人次。
用情用心共治共享
我市堅持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切實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用情用心用力提升城市溫度。面對全市共享電動車無序停放、不文明騎行等管理難題,我市城管執法部門大力推動相關部門互聯互動,積極探索共享電動車規范運營管理機制,成立臨時黨支部和自治協會,全國首創引入第三方機構協助管理,積極倡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針對目前市區4家準入企業“重運營、輕管理”的現象,構建“總量控制+量化考核+動態配額”模式,壓緊壓實企業運營管理責任。在此基礎上,城管執法部門還督促運營企業通過科技賦能上線語音提示、人臉識別、電子柵欄等系統,限制未成年人騎行,為安全文明騎行保駕護航。
城管執法人員協助管理共享電動車。
這一創新共享電動車管理模式榮獲2023年廣東省第十一屆“先鋒杯”工作創新大賽二等獎,創全省城管執法系統最好成績。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市城管綜合執法局開展共享電動車整治行動151次,規范共享電動車亂停亂放行為1.7萬多宗,依法對違規企業作出行政處罰20宗共處罰30.71萬元。
除此之外,我市還常態化開展城市“六亂”整治、戶外違規廣告整治、建筑工地揚塵和餐飲油煙整治、公園廣場整治、校園考點周邊專項整治、執法領域泥頭車和貨運車輛亂象專項整治、違法建設管控等專項整治行動。
助力打造文明和諧宜居之城
2024年以來,市城管綜合執法局還組織開展了全市城管執法干部綜合能力提升暨生活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共50余人參訓,充分學習借鑒深圳等城市先進工作經驗,還組織行政執法人員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線上專題學習,人均累計培訓學習達74學時。另外,該局還加強對縣(區)城管執法業務培訓指導,累計培訓人員達130人次,有力提升城管執法隊伍規范化和法治化水平。
為落實“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市城管綜合執法局一直堅持在細節上花“繡花”心思、細小處做“繡花”文章,將精細化管理落實到每一條街巷、每一個時段,“繡”出精致優雅的城市品牌,“繡”出和諧宜居、群眾滿意的“城市畫卷”。2025年,該局提出,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以人民滿意為標尺,對標“加快河源綠色崛起”建設目標,堅持“黨建引領、系統推進、規范執法、精細管理、柔性服務”,圍繞“古色、紅色、綠色、春色”城市內涵,與河源人民“共建一座城,共享一個家”,努力將河源打造成為一座“有溫度、有風度、有厚度”的城市,全力助推我市高品質打造文明、和諧、宜居之城。
市城管綜合執法局負責人表示,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按照“三度、四色、五堅持”的總體工作思路,堅持黨建引領、系統推進,積極擔當作為,勇于探索創新,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努力打造服務型城管執法隊伍,切實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增強河源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河源市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被省人大作為全省高質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點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職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議點燃一片人間煙火氣》獲評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