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藍塘鎮凝聚力量共建共享 以“小家美”賦能全域興
紫金縣藍塘鎮將“三美家庭”建設深度融入“百千萬工程”實施全局,立足鄉村實際,通過發動村民共建、深挖鄉土特色、強化連片成景,推動“小家美”賦能“全域美”,為“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勁動能。據了解,截至目前,藍塘鎮已建成“三美家庭”1731戶(其中“綠美”273戶、“和美”954戶、“富美”504戶),示范效應顯著。其中,黃宏山家庭榮獲“省級美麗庭院典型戶”稱號。
砂塘村綠美生態小公園。
“三美”理念深入人心
藍塘鎮緊扣“百千萬工程”強化鄉村治理的要求,著力構建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新格局,激活鄉村振興的最小單元。該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組建先鋒隊,創新推行“認捐、認建、認養、認管”模式,黨員帶頭打造示范庭院。目前,全鎮已有59名黨員家庭率先獲評“三美家庭”戶,有效輻射帶動超過1700戶村民主動參與,形成了“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片、一片帶一村”的生動局面。該鎮還整合“百千萬工程”宣傳資源,打造家庭家教家風主題宣傳長廊,用好駐村團隊、包片村干部、黨員志愿者“三支隊伍”,深入開展“敲門行動”,綜合利用“鄉村大喇叭”、電子屏、橫幅、微信群等多種載體,持續講清“三美家庭”建設與“百千萬工程”目標的內在聯系,提升政策知曉度和參與熱情,讓“美麗庭院、美好家風、美滿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該鎮還落實“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依托“禾坪說事”、鄰里議事點、村委會等平臺,定期召開村民議事會、學習會,共商庭院設計、連片打造方案。該鎮還邀請縣鎮婦聯干部到茜坑村等開展專題學習會,宣講政策、分享經驗、實地指導,深化村民對創建標準的理解,凝聚起共建美麗宜居和美鄉村的強大共識。
“小家美”帶動“連片新”
針對“碎片化”難題,藍塘鎮將“三美家庭”作為美麗節點,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助力“百千萬工程”實現全域美麗。該鎮推行庭院聯動,以“微景觀”織就“風景帶”,通過獎補柵欄、苗木等物資,鼓勵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建設“四小園”,繪制鄉土特色墻繪美化村容。茜坑村集中打造15戶“三美家庭”示范院落,運用鄉土手法改造空地,硬化區域布置花箱花池,空閑地塊種植喬灌木形成節點景觀。同時,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引導村民共管共護,形成“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態廊道,提升了“百千萬工程”人居環境整治的精致度。
在此基礎上,藍塘鎮還開展資源串聯,以“小家美”帶動“連片新”,整合零散資源,以“鄉村綠化”為抓手,發動各村村民參與植綠護綠,在“四旁五邊”栽種觀賞苗木、經濟果樹超3.5萬株。同時,結合藍塘大道、藍塘碧道建設項目,打造城鄉風貌示范帶;充分發揮“三美家庭”示范帶動作用,共同推進城鄉風貌示范帶109棟農房風貌改造、2.1公里道路提升改造以及2.5公里景觀帶建設,使“小家美”帶動“連片新”。
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共享菜園
藍塘鎮將“三美家庭”建設作為撬動“百千萬工程”產業興村的重要支點,深挖資源稟賦,拒絕“千村一面”,打造差異化優勢。結合“百千萬工程”、綠美生態建設,藍塘鎮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共享菜園等新業態。砂塘村在連片打造“綠美家庭”過程中,巧妙利用廢棄水塘改造綠美生態小公園,盤活4000平方米的閑置竹林地打造“星光營地”項目,同步吸引鄉親返鄉投資開發,不僅美化了環境,更直接帶動周邊8戶村民發展特色庭院經濟,戶均年增收顯著,生動實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藍塘鎮緊扣“百千萬工程”“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部署,將“富美家庭”培育與特色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變“家庭工坊”為“致富平臺”。該鎮扶持“富美”示范戶黃宏山養殖鱸魚以及種植三紅蜜柚約1500畝、嘉寶果300畝,并聯動華南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對其產業進行攻關提質增效,實現年產值近500萬元;“富美家庭”戶杜壽華承包茶山,打造“元吉嶺”茶葉品牌,帶動近50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藍塘鎮還落實“百千萬工程”文化興村要求,深入挖掘優秀傳統家訓,弘揚新時代家風文化,推進打造“和美家庭”。將家庭美德融入鄉村治理體系,以好家風帶動好民風、促進好鄉風,讓崇德向善、勤儉持家、鄰里互助的文明新風尚在紫金大地生根發芽,為“百千萬工程”注入了持久深厚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