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改革之筆 繪發展藍圖 東源縣以改革匯聚強大合力,書寫城鄉融合發展新篇章
東源縣《政務服務“就近好辦”改革:政務AI集約可信辦事,賦能企業群眾縣域經濟活力》案例成功入選“2024中國營商環境50人論壇”中國地方政府營商環境優秀案例;有力推進“順天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建設”等一批國家級、省級試點建設;成功獲評“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全國科普示范縣”等國家級榮譽稱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一項項榮譽見證著東源改革發展的堅實足跡,彰顯著這座城市在改革浪潮中奮勇前行取得的累累碩果。
執改革筆,繪發展圖。近年來,東源縣扎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縣鎮管理體制改革”等重點改革任務,推動全縣各領域改革全面發力、縱深突破,為東源全面建設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當好河源綠色崛起主力軍注入了強勁動能。
敞亮的東源縣政務服務中心。
政務服務“就近好辦” 便民利民暖心暖情
辦理戶口、不動產查冊打印、身份證換領……在東源縣政務服務中心,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群眾絡繹不絕,工作人員以其高效優質的服務態度贏得了不少市民群眾的認可,來回跑、多地跑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將東源縣確定為“政務服務‘就近好辦’賦能‘百千萬工程’改革”試點縣。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東源縣把推進試點工作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聚焦群眾辦事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從制度機制優化和辦事場所改造兩方面入手,推動基層政務服務更加規范、便捷、高效,著力打造東源縣“就近好辦”政務服務品牌。
為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統籌推進縣域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東源縣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動東源縣城鄉政務服務均等普惠。
“只進一門”,推行縣鎮“綜合窗口”受理模式,優化村(居)辦事場所環境;加強政務服務事項規范管理,強化縣域辦事流程優化,擴大縣鎮管理權限,全面推行村級證明改革;拓展“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辦事渠道,創新遠程虛擬窗口“視頻辦”服務,推廣線下多渠道“就近辦”服務,深化高頻事項“縣域通辦”;推行基層高頻事項“秒批秒辦”服務,推行村鎮幫辦代辦服務模式,扎實推動縣城“高效辦成一件事”;推行政務服務數字表單,構建政務服務知識圖譜……一項項便利化的舉措,既方便了群眾,又優化了東源縣的營商環境。
據悉,東源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35個無差別綜合窗口受理社保、醫保等1050個事項,新增自助服務區實現24小時不打烊辦理出入境、身份證等286項事項,設立“縣鎮村三級聯辦”特色窗口無壁壘辦理文旅、就業創業等49個高頻事項,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辦好事。
創新土地流轉制度 激發農業生產活力
2024年7月20日,工廠化農業與農機專項“無人農場服務鄉村振興”現場會在東源舉行,全國各地100多名農業科技等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走進河源首個無人農場——萬綠智慧農場現場觀摩“黑科技”。萬綠智慧農場是東源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源縣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抓手,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創新打造農田數字化系統,推動用工成本降低30%,生產效率提高50倍以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東源縣堅持以“科技賦能”助農,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及其人才團隊,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產示范基地(水稻智慧無人農場),創建了“羅錫文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科研平臺,在全省率先實現絲苗米生產、管理無人化作業。據統計,智慧無人農場年產水稻超3000噸、制種超500噸,帶動全縣育種制種面積擴大至5000畝,華航香銀針種子在全市20多個鄉鎮全面推廣種植。
每逢周末,便有許多市民游客來到東源縣順天鎮游玩,具有順天特色的美麗鄉鎮入口通道,完美詮釋了“詩畫順天、美麗順天”的內涵,已建好的地處整個圩鎮“C”位的順天鎮圩鎮客廳成為圩鎮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不遠處的順天鎮橫塘村,每到油茶開花的季節,美林油茶產業基地內的油茶林開滿了白色的油茶花,美不勝收。橫塘村通過土地流轉,引進了美林油茶產業基地項目,探索出一條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美了村子,也富了村民。
在東源,還有許多像順天鎮這樣的鎮村,通過創新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制度,繪就了鄉村振興新圖景。近年來,東源堅持以“鄉村建設”促農,大力實施農房外立面微提升等工程,推進萬畝稻田觀景臺等配套設施建設,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向鄉村聚集。
美林油茶產業基地。本報記者 劉奇峰 攝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在改革中,東源堅持以“產業帶動”富農,創新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制度,搭建覆蓋鎮、村兩級的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流轉集中連片土地4200畝。同時,創新構建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六大工作體系、四個典型模式,成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團隊,每天至少可完成打田450畝、插秧300畝、收割1200畝。
如東源縣依托智慧無人農場建設,在萬綠農業公司的組織下,成立了一支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隊伍,幫助農戶實現本地就業。目前,該托管服務隊伍累計組織輸出勞務近1.5萬人次,為縣內的多個鄉鎮開展農業托管服務約6萬畝,助推東源縣內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約5000余畝。此外,東源縣還科學合理選取點位建設全程托管示范基地5個,推動東源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提升,實現農村集體經濟與村民收入的“雙增長”。據統計,依托智慧無人農場帶動村民就業超300人。
一條條務實的舉措讓發展的潛力持續釋放,一個個豐碩的成果讓改革的步伐蹄疾步穩。東源縣正以改革匯聚起強大合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邁向新高度,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篇章。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彭冰 修碩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河源市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被省人大作為全省高質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點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職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議點燃一片人間煙火氣》獲評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