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雁返河源 助力“百千萬” 河源籍大學生寒假返鄉觀摩活動舉行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鄭楠 為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投身“百千萬工程”建設熱潮,鼓勵更多河源籍大學生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吸引和凝聚廣大河源籍學子返河留河就業創業,近日,團市委、市人社局、高新區管委會、市學聯聯合舉辦河源籍大學生寒假返鄉觀摩活動,這是“團團促就業”系列活動之一。
活動當天,同學們第一站到農夫山泉工廠的生產車間,現場感受了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水處理、吹瓶、灌裝、貼標等一體化生產工序,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現代制造業的魅力。隨后,同學們走進美晨通訊公司的生產車間,高度智能化的生產模式改變了同學們對傳統制造業的認知,也激發起了他們對本地高新技術企業的求知欲,同學們與企業工作人員交流了人才需求、職業發展通道以及行業的發展趨勢等,企業工作人員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勵同學們畢業后能夠回到家鄉,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下一站來到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陂角村,陂角村駐村第一書記向同學們介紹了陂角村如何從源城區五個省定貧困村之一,通過環境整治、招商引資、發展民宿等舉措,構建起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逐步蛻變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在座談會環節,同學們踴躍發言,分享了此次觀摩活動的心得體會,表示通過現場觀摩,直觀感受到了家鄉近年的發展變化,激發起了建設家鄉的熱情。同學們也提出了自己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期望和疑惑,團市委、市人社局、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與每一名提問發言的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宣傳河源人才引進政策和本地就業發展前景,結合他們的院校、專業、性格及興趣愛好方面給予意見建議,并鼓勵他們積極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出智出力,用實際行動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接下來,團市委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動員和引導在外學子認識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在家鄉建設的宏大藍圖中找準定位,與家鄉發展同頻共振,為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貢獻青年智慧和力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1995年1月5日,《河源晚報》創刊。30年光陰,一張報紙見證、記錄了一座城市的成長。后天,是《河源晚報》三十華誕,這個生日同樣屬于所有晚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