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聚力 發展向新 源城區奮力譜寫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源城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工作安排,舉全區之力集中攻堅,聚焦產業發展,靶向發力,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礎,立足資源稟賦,持續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新面貌、新變化在全區不斷展現,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源城區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村民致富。
優化政務服務,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2024年9月,深圳市大鵬新區政數局簽署了《政務服務“跨域辦”合作協議》,大鵬新區113項、源城區10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異地通辦,雙方市民可在兩地雙向辦理通辦事項,企業和群眾辦事從“最多跑一次”變成“就近跑一次”。目前,源城區“跨域通辦”可辦區域已擴容至3省5區(縣)。
這是源城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的一個真實寫照。2024年來,源城區積極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統一規范全區7個鎮(街道)可辦事項清單,統一政務服務事項的受理條件、服務對象、辦理流程、申請材料、法定辦結時限、辦理結果等基本要素,完成7家單位114項事項的進駐工作,覆蓋了市場監管、人社、民政、社保、醫保、衛健、殘聯等領域,統籌推動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便民服務,實現“一站式”政務服務,做到各鎮(街道)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其次是依靠河源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線下依托綜合無差別受理窗口,推進政務服務從“分散化、單一化”向“一體化”轉變,從“按部門設窗”到政務服務事項“綜合一窗”受理轉變,受理率達100%,最大限度節約企業群眾辦事成本和時間。目前,源城區實現了“進一個窗、辦全部事”,為企業群眾帶來更加方便快捷的辦事體驗。同時積極推廣應用“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加快推動區便民服務信息化建設工作。目前,源城區已部署“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85臺,上線可辦事項277項,實現“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基層群眾辦事“就近辦、自助辦、一次辦成”。
靶向發力,筑牢產業發展“壓艙石”
擂起奮進催征的戰鼓,源城實力不斷攀升新高度。2024年以來,源城區委優化整合“1+11+7”、“百千萬工程”指揮部高效運作體系,實施“三個會議”聯動、“月通報、季推進、年考評”“九個一”等工作機制,并建立起招商工作專班與全員招商雙機制,全區上下凝心聚力,秉持“心誠”+“行程”的理念,以“六皮”招商精神為利刃,劍指招大引強、招新引優。2024年前三季度,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1%;工業投資增長21.2%,華潤怡寶、特區建工、時進科技等項目竣工投產;21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率達83.1%,排名全市第二,產業項目數量大幅增長、質量大幅提升。
產業強則縣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源城區自確立“綠色崛起現代化樞紐城區”定位以來,深度挖掘自身資源稟賦與產業積淀,精心布局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集群,繪制出一幅宏偉的產業發展藍圖。源城區委、區政府乘勢而上,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眾多優質項目紛至沓來,2024年以來,新引進項目50個,合同計劃投資總額52.81億元,預計年產值73.03億元、年稅收2.21億元,其中超億元先進制造業項目,如聯想異能者、升杰實業、邁拓鋁設備等此類項目23個,為產業集群的崛起筑牢了堅實根基。
2024年度,新簽約制造業項目24個,意向投資額38.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23個,投資總額38.4億元),在談項目制造業項目36個、計劃投資額124.95億元。同時,對意向企業,源城提供“保姆式”服務,從洽談到落地投產全程呵護。前三季度,已有16個制造業項目動工建設,計劃總投資23.3億元;8個制造業項目順利投產,計劃總投資43.4億元,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例如,聯騰實業被源城區的優惠政策、高效服務和良好產業基礎所吸引,決定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增資擴產,投資1.2億元建設二期項目,目前二期項目已步入試產階段,預計達產達效后聯騰實業年產值可達20億元,將為源城電子信息產業增添新的活力。
如今,放眼源城區產業園區這片全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一派“大干快上、爭分奪秒”的火熱景象映入眼簾,一個個重點項目快馬加鞭、一處處建設工地熱火朝天、一棟棟現代廠房拔地而起,眾多好項目正向落地見效的目標奮進,為源城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立足資源稟賦,深化農文旅融合
走進埔前鎮陂角村的楊家小院·棕櫚島,一棵棵高大的棕櫚樹將小院環繞,陽光透過樹葉間隙,斑駁地灑在庭院的鵝卵石地面上。微風輕拂,棕櫚葉沙沙作響,院內的花草散發著淡淡清香,與咖啡的濃郁香氣交織在一起,仿佛將這里變成了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源城區以央企助力“百千萬工程”為契機,推動中鐵廣投公司為埔前鎮“百千萬工程”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成功吸引第三方投資100萬元,推進埔前鎮春沐源大道沿線農田水肥一體化改造、陂角橋南側綠美小樹園等項目改造升級,將綠美小樹園升級改造成楊家小院·棕櫚島,巧妙融入餐飲、休閑、文娛等元素,打造成為埔前鎮陂角村的網紅打卡點。目前,該項目已正式投入運營,每月接待游客上萬人次,有效促進周邊村民就業創業,提升了周邊村民幸福感和游客體驗感,也為源城區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注入新活力。
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源城區客天下、巴伐利亞、春沐源小鎮等景點都會迎來一批批來自本地和周邊縣、市的游客,有三五好友的自由行,也有攜帶家人的親子游。
近年來,源城區用好用活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發展游玩觀光、餐飲民俗、娛樂休閑等產業,成功培育國家級精品旅游線路2條、省級精品旅游線路5條,客天下、巴伐利亞、春沐源小鎮帶動作用,有效利用旅游資源外溢效應,以春沐源小鎮為中心,聯動周邊鎮街和村莊共同構建現代化鄉村產業格局,有效助力白云墅、云山溫泉小院、田園小筑等精品民宿掛牌運營,楊家小院、鄉戀農莊、鄉村四月等高檔民宿提檔升級,沈家土菜館、欖樹下私房菜、客臨農莊等本土農家樂遍地開花,一大批特色采摘園、特產店持續火爆,鄉村產業業態不斷豐富,直接帶動周邊村民就業人數300人(其中景區和農業產業園所在陂角村80人),間接帶動周邊就業人數156人。2024前三季度,全區接待旅游人數383.08萬人次,預測實現旅游總收入38.03億元,占全市半壁江山。
與此同時,源城還堅持現代農業與文旅產業比肩共進,走好走實“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現代都市農業之路,成功培育“一顆番茄”“一棵樹”“一盤菜”“一條魚”“一只雞”等“五個一”特色產業體系蓬勃發展,高標準建設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畜禽現代農業產業園,2024年1月-10月,綜合產值分別為7.3億元、18.65億元。
源城區在“百千萬工程”征程中,以大抓產業發展之筆,繪就了一幅產業蓬勃、經濟繁榮的壯美畫卷。展望未來,源城將繼續在產業發展道路上披荊斬棘,推動產業升級換擋,為“百千萬工程”注入不竭動力,書寫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華章。
本報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劉旭儀 李春華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