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保護區”助力130株“植物界大熊貓”大苞山茶回歸野外 以檢察力量護航生態發展
成立生態修復實踐示范基地,生態檢察助力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有新舉措;建設檢察林、巾幗林、青年林,號召檢察干警等沉浸式融入生態建設;嚴厲打擊危害野生動植物犯罪行為,保護野生動植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用公益訴訟專項資金助力珍稀瀕危植物回歸野外,充分發揮生態領域案件辦理作用。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力量,助力保護河源生態環境。
工作人員在基地栽種大苞山茶。
守生態,賞生物多樣性之美
近日,紫金縣人民檢察院攜手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珍稀瀕危植物回歸季啟動儀式暨大苞山茶野外回歸行動”,紫金縣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修復示范點喜迎“新成員”——130株大苞山茶。大苞山茶是山茶科家族重要的一員,僅在廣東、香港少數地區零星分布,數量極為稀少,瀕危程度與大熊貓相媲美,堪稱植物界的珍稀之寶。
據悉,檢察機關攜手保護區,希望通過重建珍稀瀕危植物的野外種群,使其逐步恢復種群規模,擺脫滅絕危險。全市3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修復示范點補植復綠以及珍稀瀕危植物的后續管護費用均來自檢察機關與財政部門、法院建立的公益訴訟專項資金賬戶。
據統計,2020年以來,我市兩級檢察機關共受理涉野生動植物資源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0件,立案46件,發出檢察建議2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2件,索賠公益損害賠償金并獲法院支持103萬余元,涉及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植物。截至目前,全市兩級公益訴訟專項資金賬戶共入賬360萬余元。
在這個春天,我市檢察機關在全市范圍內設立了3個生態修復實踐示范點,為解決破壞生態案件異地修復提供了新思路。示范點內設檢察林、巾幗林、青年林等,組織檢察干警、“益”心為公志愿者、特邀檢察官助理現場參與植樹造林。其中,紫金縣人民檢察院在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設立了我市首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修復示范點,該示范點采用“義務種植”+“涉案種植”模式,已經在該基地種下本土樹種鐘花櫻桃、紅花油茶和紅花荷200余棵。
聚共識,助河源繪綠美畫卷
為凝聚更大的生態保護共識與合力,我市檢察機關注重加強與當地行政機關的溝通協作,特別是注重加強與自然保護區的合作,共同服務保障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紫金縣人民檢察院聯合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以及紫金縣林業局等將持續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
今年開始,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將在每年春季舉行珍稀瀕危植物回歸野外活動。“保護區科研團隊近年對區內重點保護植物進行保育研究,自主培育紫紋兜蘭、大苞山茶、穗花衫、紅豆屬植物等珍稀瀕危物種苗木,儲備了回歸用苗。”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
接下來,我市檢察機關將繼續秉持“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多元化合作”的工作思路,多措并舉、精準發力,為筑牢河源生態屏障、加快推動綠美河源生態建設貢獻檢察力量。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肖玲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