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社會熱點 > 閱讀新聞

          技術多元發展,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從試點示范轉向規模化商用 新型儲能進入大規模發展期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發電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新型儲能進入大規模發展期。“十四五”以來,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過1000億元,有力支撐能源電力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新增裝機規模大幅增長,新型儲能迎來快速發展黃金期

          2022年10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在遼寧省大連市開花結果——依托該技術建設的大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一期工程正式并網發電。

          “目前,電站一期工程最多可儲存40萬度電,以我國居民每日人均用電2度計算,可滿足20萬居民一天的用電需求。”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李先鋒研究員介紹,該電站全部建成后,一次可儲電80萬度。

          大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是我國積極開發新型儲能技術應用場景、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一個縮影。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儲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委員陳海生說:“儲能是將能量以某種形式存儲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再釋放的一個過程。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解決能量生產和需求在時間、空間以及強度上的不匹配。”

          近年來,伴隨著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其間歇性、波動性對電網安全的影響越來越凸顯。“必須建設一個儲能系統,保證能源的安全和能源系統的穩定運行。”陳海生說,儲能就像是“充電寶”,可以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富余的電能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放電。“這樣既能促進大規模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開發消納,也能為電力系統運行提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他說。

          儲能分為傳統儲能和新型儲能。傳統儲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包括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陳海生告訴記者,相比傳統儲能,新型儲能具有建設周期短、選址靈活、調節能力強、響應快速等特點。

          受訪專家表示,隨著我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型儲能技術多元發展、加快迭代,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新型儲能從試點示范轉向規模化商用,迎來快速發展黃金期。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經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2023年新增裝機規模約2260萬千瓦/4870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儲能系統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將逐漸降低,更好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從充換電站到新能源場站、電網調峰調頻,新型儲能快速發展及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的背后,離不開新技術的有力支撐。

          在山東肥城,國際首套3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開展系統集成和調試工作。該項目依托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建成后有望成為全球單機規模最大、性能最優的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孵化的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紀律說:“我們所研發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可同時解決傳統壓縮空氣儲能依賴大型儲氣洞穴、依賴化石燃料、系統效率低等主要技術瓶頸。研發團隊突破了1至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核心關鍵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在廣東深圳,廣東能源集團半固態電池儲能示范項目正加速推進。該項目采用的半固態電池儲能設備,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平臺——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陳立泉院士帶領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發團隊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固態電池。該所研究員李泓說:“我們團隊研發的磷酸鐵鋰固態儲能電池具備更高的安全等級和更長的循環性,目前循環次數可達6000至1萬次。”

          據專家介紹,當前我國鋰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儲能技術將朝著多元化、大規模、高效率的方向發展。

          陳海生認為,今后長時規模儲能和構網型儲能技術將備受關注,電池儲能、超級電容、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技術會加快融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儲能系統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也將逐漸降低,更好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新型儲能技術還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深度融合,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儲存和利用。”李泓說。

          進一步提升新型儲能技術、優化市場環境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促進和鼓勵儲能項目開發建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新型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加快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陳海生認為,2024年儲能裝機將繼續快速增長,預計全年新增裝機40吉瓦以上,我國儲能將實現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的實質性轉變。

          受訪專家指出,要從提升技術水平、健全市場機制、完善安全防控、降低應用成本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推進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除了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相對成熟外,其他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處于示范驗證階段,技術成熟度不高,投運項目運行經驗較少。專家們表示,要搶抓時間窗口期,通過系列示范項目驗證技術路線的經濟可行性,并針對行業發展的難點痛點集中力量聯合組織攻關,加快突破安全可靠、系統效率高、運維方便的智能化核心技術。

          儲能行業具有高度價格敏感性,目前我國新型儲能市場尚未形成穩定的收益模式,盈利水平低、難以形成合理的成本疏導機制是困擾新型儲能發展的難題。

          陳海生表示,對于儲能進入電力系統,要建立更加合理的價格機制和市場環境。“應從全局的角度來衡量儲能的價值,秉持‘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建立發電、電網、用戶共同承擔的合理儲能價格機制。”

          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會根認為,要提高儲能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盡快建立和完善分等級、定量化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受訪者表示,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相關政策的完善,新型儲能將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強勁的新動能。

          據人民日報






          上一篇:梅龍高鐵進入全線鋪軌階段
          下一篇:老人售賣黃豆“損失”3萬余元 警方助力“完璧歸趙”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麻豆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成人a|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果冻传媒李琼母亲|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日本人六九视频jⅰzzz|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国产精品黄大片在线播放| 91制片厂果冻传媒白晶晶| 国产特黄1级毛片| 车上做好紧我太爽了再快点|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播放| 岛国在线播放v片免费| 一本大道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91香蕉视频黄|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网站|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你懂的|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www884aa|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视频黄页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毛片基地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