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培訓走進東源 科技賦能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博士講得很實在,開拓了茶農的眼界,茶園管理、茶葉包裝、茶品牌如何打響,點點滴滴講到了我們茶農的心坎上。”6日,參加茶產品需求特點與加工技術進展(東源專場)的東源康禾一茶農如是說。
此次培訓是2024年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培訓之一,由河源市科技局指導,河源市科技人才服務中心主辦,河源晚報社、東源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東源縣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承辦,東源縣茶葉產業協會、河源海科知識產權管理服務公司協辦,旨在落實全市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全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培訓現場。 記者 劉奇峰 高雅 攝
新茶飲助東源茶產業超車
當前茶葉在全國范圍內接近飽和,茶葉如何賣出去,產品如何銷售出去?來自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廣東省茶葉學會副秘書長的張秒高博士與現場茶企負責人進行了探討。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文化,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寄托。如今,新茶飲風生水起,新茶飲的消費群體中,95%以上消費者是00后,這其中75%以上的消費者為女性。新茶飲對傳統原葉茶帶來了怎樣的挑戰?東源茶能否借助新茶飲實現彎道超越?河源市一徑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邱麗瓊精耕河源茶多年,她和河源市樂馳茶伽負責人劉振文選用東源仙湖茶核心產區茶葉作為原料,在傳統茶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嘗試將東源仙湖茶與水果、奶制品、花草等進行搭配,在今年10月15日推出了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系列“東源仙湖茶飲”產品,有仙湖有椰、仙湖橙意、仙蹤奶綠、仙蹤奶紅、仙湖檸好、仙湖棗安、仙湖姜君等,市場反響不錯。在“山海情深共富同行”2024深河共建農優產品消費幫扶展銷會上,多款“東源仙湖茶飲”產品備受年輕女性熱捧。
“東源仙湖茶飲”,通過傳統非遺與新式茶飲的融合,傳承東源仙湖茶文化,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東源仙湖茶,成為東源茶傳播的新式表達。張秒高在培訓活動中說,就國家政策層面來說,“十四五”規劃為茶產業的發展提出四大關鍵詞——標準化,即強化行業標準建設、規范行業市場行為;精細化,即提高產業鏈環節精度,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智能化,即推進高新技術和產業鏈的應用結合,促進產業提質降本增效;多元化,即積極促進產業融合、產品創新,推進有附加值的品牌化運作模式。如今,通過科技助力茶產業,茶酒融合煥發了新生機。在2024中國地理標志產業促進博覽會上,河源加寶茶葉籽油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加寶公司)生產的茶酒和蜜茶產品驚艷亮相,備受關注。該公司創新研發了茶香型茶酒、茶葉籽油和蜜茶等新型“茶科技”產品,打造了東二支茶酒等多個產業品牌,助力我市茶產業實現融合發展。
新式茶飲受到年輕人歡迎。記者 張濤 攝
“小葉子”長成“大產業”
張秒高認為,茶葉要出彩,除了品質至關重要外,還要用自己茶葉包裝來說服消費者,如一些茶葉包裝明確提出“三高”即“高品質、高標準、高安全”,圍繞“三高”給自家品牌茶葉做起了茶葉“產品檔案”,包括香型、產地、口感、茶條、茶湯等,讓喜歡喝茶的人一看一目了然。
東源將產業規模、主體和品牌作為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的重點,通過加強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與大型批發市場、電商平臺的對接,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以直播帶貨、短視頻帶貨等形式開展茶葉網上銷售。據了解,東源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萬元的專項扶持資金支持茶產業發展,以此吸引更多茶類的生產經營主體落地,整合各級資金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及文化投入。東源還持續推動“東源好茶進灣區”系列宣傳活動,整合現有資源,借助抖音、微博、視頻號、網絡影視等新型傳播媒介和“網紅”擴大傳播空間,擴寬“東源仙湖茶”的銷售渠道。東源縣與珠海市廚師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澳門茶藝專業人員協會達成采購合作意向,努力把“小葉子”做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好茶亦需“妙”吆喝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了解自家產品的‘基因’,才能講好茶山故事。東源茶很好,東源茶有哪些特點?客家炒綠有哪些優勢?”張秒高在現場展示了東源上莞鎮仙湖山萬畝生態茶園圖,這樣一張普普通通的茶山圖,里面包含著東源茶至真至純的“基因”,海拔高,天藍,土質好,空氣潔凈,無污染,試想想,像這樣極其難得的生態環境,生長的東源茶能不好嗎?能不鮮嗎?
張秒高的這些話引起了與會茶企負責人的共鳴。在東源縣仙湖山茶葉種植基地,早晚云霧甘露滋潤茶樹,采摘的茶葉具有香、純、甘、滑的特點,用來制作的茶產品風味獨特。加寶公司負責人劉小知說,公司種植有300畝茶園,每年產6000多斤茶葉,公司對茶葉原料品質嚴格把控,首選河源當地仙湖山省級生態園的優質茶葉進行發酵,通過將發明專利技術結合古法工藝,釀造出富含更多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茶酒產品。
不少茶企負責人坦言,有種豁然開朗之感,收獲多多,對做好茶產業更有信心。東源縣仙湖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代表陳曉斐表示此次培訓對茶企發展很有幫助,接下來,將創新+時尚元素,把茶山建設得更加漂亮,把茶產業發展得更好。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