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河源|文明交通點亮城市文明 河源打造有溫度的城市交通網
“99后”的金庭威是一位具有7年駕齡的“老司機”,他還是源城區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多年來,他用手中的方向盤駛出河源城市文明新風貌,讓文明交通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開車,安全是第一。”金庭威表示,遵守交規是基本要求,他不僅在自己的日常行車中遵守交通規則,還積極參與了不少文明交通安全宣傳活動。近兩年來,金庭威不定期地與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們在新興小學、東埔小學、公園東中學等學校門口發放交通安全宣傳傳單。今年8月底,金庭威在東埔中學任軍訓教官時,還與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一起開展交通安全宣講,向學生們講解交通規則和安全知識,提高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推動文明交通理念在校園中普及。
今年高考期間,金庭威參與了愛心送考活動。
金庭威說,自己已經連續多年參與“高考愛心直通車”公益愛心送考活動。今年高考期間,他負責為一名在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就讀的考生一對一送考至河源中學考場,每天早晨,金庭威都會將自己的車輛清潔干凈,并備好飲用水、考試工具和暈車藥等應急藥品,最終順利完成接送考生任務。他用行動踐行文明交通理念,也在潛移默化中把文明交通的理念傳遞。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河源本地人,金庭威說,近年來深刻感受到了河源在文明交通方面的變化:禮讓斑馬線、機動車不再亂停放、行人也不亂闖紅燈了,騎摩托車、電動車自覺戴好頭盔的現象現在也很普遍,上下班時間在路口還可以看到有交通安全志愿者,做文明交通的表率、引導行人文明安全出行。同時,河源城市道路也更加整潔、寬敞,交通設施、道路設施等建設日益完善,市民出行更有安全感了。
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是廣大市民的熱切期盼,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隨著我市不斷加大交通秩序治理力度,優化城市區域交通結構,持續開展城市道路暢通提升行動,積極倡導開文明車、行文明路、做文明人,用心用情打造有溫度的城市交通網,讓安全文明出行理念入腦入心,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在轄區主要路段開展以“規范摩電守護安全”為主題的“摩電”專項整治行動,對不戴安全頭盔、無證駕駛、闖紅燈、逆向行駛等存在交通違法行為的“摩電”進行查處,通過“摩電”整治,持續強化路面交通秩序管理,引導廣大群眾在日常出行時繃緊“交通安全弦”,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
本報記者 吳心怡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