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9家“放心食品經營店”掛牌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戴小茜 為進一步發揮規范化、標準化食品經營者的示范性引領作用,保障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增強消費者信心,促進河源消費提升,根據省、市工作部署安排,我市在全市范圍開展了“放心食品經營店”培育活動。截至10月10日,全市出動監管人員上門宣傳285家次,發動食品銷售單位39家,已完成“放心食品經營店”備案培育19家,門前掛牌19家,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放心食品經營店”,有效地輻射提升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據了解,“放心食品經營店”培育活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全市培育不少于16家(各縣區培育不少于2家)“放心食品經營店”;到2026年底全市培育不少于30家“放心食品經營店”;到2027年底全市培育不少于40家“放心食品經營店”。這其中,培育標準之一明確提出,經營場所應設立名優產品或地理標志產品銷售專區,鼓勵優先采購和銷售河源市本土優質食材,大力宣傳推廣具有河源市特色食品或地理標志產品,如河源米粉、五指毛桃雞、東源仙湖茶、龍川山茶油、紫金蟬茶等。此外,自2024年河源市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動”以來,食品流通環節主要以旅游景點、高速路出口及服務區的食品經營單位成為重點監管對象。
為積極推進“放心食品經營店”的培育創建工作,全市監管人員上門講解宣傳285家次,排查門店239家次,全面掌握摸排符合創建標準的底數,找準培育差距,強化監管措施,改善經營狀況,提升管理水平。通過監管人員的上門指導,我市截至目前已有19家成功備案為“放心食品經營店”,店內的面貌也煥然一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整上墻,產品擺放整齊有序,價格標識清晰準確,河源本土特色食品銷售專區大大吸引了本地居民和過往游客,店內的銷售額有了極大增長,培育“放心食品經營店”實現了商家、居民、監管的“三方共贏”局面。
接下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深化培育,增強監管人員的綜合治理能力,提高上門指導頻率,不斷提升經營者的信心,增強“放心食品經營店”的認同感,擴大“放心食品經營店”的備案數量,挖掘“放心食品經營店”的管理深度,提高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