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鎮村調研行|盞盞花燈煥新彩 古風儼然信義長 連平忠信致力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日前,記者在龍河高速忠信出口處看到,沿線的花燈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高速沿線與S341省道交會路口處,一超10米高的“大花燈”格外醒目,其四塊屏風分別寫出了連平縣忠信鎮名字由來——“忠誠信義”四個字的解析,底座上則寫著“花燈之鄉”四個大字。
傳承600多年,如今忠信花燈正流光溢彩。忠信鎮上坣村正打造集非遺、研學、旅游于一體的“花燈古墟”文旅項目,促進非遺傳承和鄉愁融合,助力忠信花燈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地村民還演花燈、唱花燈、講花燈。村民楊赤蘭以《百年花燈,生生不息》在全市講述花燈故事。這是忠信鎮全力打造“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的一個縮影。忠信鎮黨委副書記黃灝凱介紹說,忠信鎮聚力建設“百千萬工程”首批省級“典型鎮”,致力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輻射帶動忠信片區五鎮協同發展。相關數據顯示,3年來,忠信鎮輻射帶動力和綜合服務功能得到極大提升,有效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常住人口保持同比正增長,吸引了近3萬人到忠信鎮安居樂業。
花燈已成為忠信的一張名片。
花燈盞盞人心歡
忠信鎮以圩鎮建設為抓手,對示范主街、入口通道、人民路、忠和路、忠河路等5條主干道進行全面升級,新安裝了忠信花燈樣式的路燈402盞,新鋪設人行道8.2公里、瀝青路面4.5萬平方米,并將示范主街沿線招牌等打造成統一風格,治理圩鎮內“三線”約25公里。以美麗鄉鎮入口通道為例,利用忠信鎮柘陂華南小學、“忠信四寶”以及忠信花燈等一系列富含忠信特色的元素,通過墻繪、設置宣傳廣告牌等形式打造沿線建筑風貌帶,入口通道特色鮮明,圩鎮風貌得到進一步提升,成為忠信新的網紅打卡點。
在此基礎上,忠信鎮還對圩鎮污水管道進行清淤修復,已打撈垃圾超20噸,并全力推進圩鎮攔截河壩項目,實現河道整潔、水清、河暢,建有“燈舞連平·十里花燈”沿河碧道,沿線共設置了400盞忠信花燈元素的路燈,并放置了60張休息座椅。目前正在實施連平縣忠信鎮圩鎮漂浮物攔截壩工程,已完成項目進度70%,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河道景觀。
精致客廳煥新彩
忠信鎮將忠信人民廣場、歷史規劃展廳、花燈博物館等打造成為美麗圩鎮客廳,集歷史沿革、規劃展示、建設成效特色展示、休閑會客等功能于一體,其中忠信人民廣場是忠信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忠信承辦大型活動的主要場所,歷史規劃展廳為新修建的展廳,占地面積110平方米,充分展現了忠信鎮近400年的歷史底蘊,每日有上千人到美麗圩鎮客廳感受忠信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開展休閑娛樂活動。
忠信鎮還全面提升圩鎮品質風貌,對忠信老街房屋外立面升級改造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活化利用忠信老電影院、老街居民樓等一批歷史人文建筑,提升商業價值塑造“忠信印象”。推動維也納國際酒店落地建成,引進錦泰商業廣場商鋪酒店、宏達星級酒店及配套商住綜合體建設項目,打造忠信新地標,新的商業聚集核心區逐漸形成,成為忠信又一網紅打卡點,讓老城煥發活力。忠信鎮政務服務大廳、綜合性服務平臺也實現全面改造升級,辦事流程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便民化,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的窗口由原來的6個增加到14個,全年接待辦理業務群眾上萬人次,成為連平縣內承接事項最多的政務服務中心。
多舉措提質生活圈
為提質生活圈,忠信鎮完善了醫療、教育、商業、文化等功能配套設施建設,掛牌成立老街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鎮社區殘疾人康園中心,建設社區長者食堂,生活便利度大大提升。結合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忠信鎮在圩鎮綠美生態小公園、示范主街等重點區域,泛圩鎮區域“四旁”“五邊”的重點部位,入鎮高速引線、過境國省道沿線等重要節點,種植苗木1萬余株,由點及面,實現全域綠化提升。以忠信人民公園為例,該公園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其中綠化占比達到90%,已完成提升改造,新設有10個休息座椅、4處活動場地、14個垃圾箱,小公園旁配備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以及配有綜合健身器械,同時設置了114個停車位,其中12個車位為充電車位。村民賴智選表示,忠信人民公園管護到位,綠樹環繞,環境很好,空氣清新,是平時遛娃的好去處。
目前,忠信鎮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全鎮注冊的商貿流通經營戶超過5500戶,每年鎮內商品成交總額超20億元,帶動2萬多人就業,輻射人口超30萬人,構建“商貿+文旅”發展新模式,全面建成“燈舞連平·十里花燈”南部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承辦鷹嘴蜜桃節分會場活動、音樂集市嘉年華、美食文化節等大型活動,吸引超5萬人次游客參加,帶動周邊旅游消費超百萬元,商貿流通與文化旅游業逐步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本報記者 張濤 黃頌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