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出“美譽度” “跑”出“加速度” 紫金縣柏埔鎮打造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樣板
走進位于紫金縣柏埔鎮永豐村的墅河生態旅游項目,一座座鄉間木屋坐落在小橋溪水旁,騎馬休閑帶、風車、釣魚臺、越野山地等設施點綴在綠植之間,給寧靜的鄉村增添了生動的氣息。“國慶假期,我們的旅游項目進行了試營業,吸引游客3萬多人次前來游玩,帶旺了鄉村旅游。”墅河生態旅游發展(河源紫金)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海濱介紹,目前,騎馬休閑帶、觀賞風車、彩虹滑道、山地越野車基地、蒙古包、木屋民宿、餐廳等設施已投入使用,帶動了該村建設生態文旅村莊,增加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
這是柏埔鎮狠抓招商引資,激發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柏埔鎮錨定“城郊小鎮、康養柏埔”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通過縣域統籌、鎮村聯動、分類施策,加快典型村培育建設工作,以招商引資和鄉賢助力為抓手,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綠美文化為底色,以特色產業為支撐,串珠成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不斷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南昌村一角。
“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3年以來,柏埔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依托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大力引進文旅項目,加快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步伐,著力將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優勢。為此,柏埔鎮多次赴廣州、東莞、惠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與當地企業深入交流,面對面宣傳推介柏埔、點對點洽談合作意向,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截至目前,柏埔引進“航紅”辣椒種植、安久愛國教育研學拓展訓練基地、嘉德順種養一體化循環產業園、墅河生態旅游、大魯休閑農業、裕霸食品加工銷售建設項目等9個項目,總投資額6.4億元。
以墅河生態旅游項目為例,該項目由墅河生態旅游發展(河源紫金)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經營旅游、餐飲、娛樂、住宿等業務。項目以“生態度假+鄉村旅游+農業帶動”發展模式,建設越野基地山地車賽道、休閑跑馬賽道、親子溪流、風車打卡地等項目,配套接待中心、可移動木屋別墅客房、農家樂等服務設施,在充分帶動本地旅游業的同時以銷帶產帶動新農業種植,努力打造成為紫金最具特色和美譽度的鄉村度假休閑基地之一。而裕霸食品加工銷售建設項目則分兩期建設米粉廠和糕點類食品加工廠,主營業務為高檔米粉、糕點類、糖果類、各式餅類。一期米粉廠年產量3.6萬噸,年產值1.5億元;產品不僅內銷多地更是出口到美洲、東南亞等地區。
激發文化“活力度”
近年來,柏埔鎮強化生態優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該鎮布局鄉村生態旅游,將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相結合,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按照交通便利、資源優越、民風淳樸、文化厚實的要求,在全鎮優選南昌村、方湖村、永豐村、大魯村等村,作為重點打造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村。以柏埔鎮南昌村為例,該村聚焦文旅產業發展,依靠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預留民宿及配套設施用地,為項目落地做好充足準備,民宿初步選址定在指背小組,由村委牽頭整合指背新村耕地資源和山嶺資源向社會公開招商。
為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柏埔鎮持續推進典型村美麗農村路、美麗圩鎮、美麗河道、新城幸福小區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整合現有公共服務陣地資源,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相結合,創新活動方式方法,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科學技術、健康保健、傳統技藝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斷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激發文化發展活力,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傳承、發揚灰蛋制作、太極拳和鑼鼓文化等非遺文化,讓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基礎更穩固、時代價值更多彩。
提升宜居“美譽度”
柏埔鎮積極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設力度,推進了南昌村小學、文化廣場重建工程,發動村民籌集建設資金啟動項目建設,大大改變學生讀書環境和入村口的舊面貌,加快推進柏埔衛生新院建設,已完成門診樓、住院樓、綜合樓主體建設,力爭早日投入使用,為柏埔及部分黃塘、臨江共計6萬多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柏埔鎮還制定鎮村綠化實施方案,各村(社區)科學制定“一村一策一圖”,明確在哪里種、種什么、種多少的問題,錨定目標向前進。該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為綠美鄉村生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黨群合力。截至目前,全鎮共開展植樹活動55次、植樹2萬余株,營建巾幗林、青年林、企業林和人大林4個主題林,打造柏埔河一河兩岸紫荊花綠化景觀帶,實現全域綠化提升。同時還制定了綠化管護機制、綠化苗木補種實施方案,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明確管護責任,切實做好補植管護工作。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