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培訓走進紫金縣 以科技賦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前日,由市科技局指導,河源市科技人才服務中心主辦,紫金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南嶺鎮人民政府承辦,河源晚報社協辦的2024年農村科技特派員助力“百千萬工程”系列培訓——茶葉種植加工制作技術培訓走進紫金縣南嶺鎮莊田村,就茶產品需求特點與加工技術進展等知識為當地茶農開展專業培訓,進一步提高茶農種茶制茶水平,推動當地茶產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茶葉產業成為了莊田村的主打產業。本報記者 張濤 攝
培訓干貨滿滿 茶農直呼受益匪淺
培訓上,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廣東省茶葉學會副秘書長張秒高博士以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我國茶葉產業產銷現狀、茶產品品質要求和傳播、茶葉加工新技術與新裝備等方面的知識,全方位幫助當地茶農改進茶葉栽培管理技術,解決茶農在發展茶產業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不斷提高種植效益。
“中國茶文化影響廣且深遠,消費者對于茶葉品質有著較高的要求,未來能夠得到市場更多認可的將會是在茶葉品質上反復打磨的茶葉廠商。茶葉產品也逐漸細分化,新品類不斷涌現,所以茶產業要發展就要解決口感問題,再是要降低生產成本。”張秒高提到,小規模茶葉經營者普遍面臨著規模化經營、食品質量安全及銷售渠道等技術壁壘難題,茶產業發展機械化標準化是破題關鍵。
茶農聆聽茶葉種植加工制作技術培訓。
因此,張秒高建議要引進先進的茶葉加工新技術與新裝備,用機械化來解決茶產業發展過程中效率較低的問題。在選擇茶葉加工機器時,張秒高表示要選擇有良好聲譽和信譽、品牌歷史較悠久的產品,并詳細了解選機的技術參數和性能,例如處理能力、顏色識別準確性和誤差率等,還要選擇提供良好售后服務和支持的品牌,方便后期機器的維修。
茶農們學習熱情十分高漲,就茶葉種植、制作與銷售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專家展開交流,尋求專家的建議和幫助,積極探索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當前,村里的茶葉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程度較低,多是以家庭作坊為主,缺乏一個影響力比較大的品牌,導致茶葉銷售市場難以擴大。”莊田村茶農范國昌說,希望以后能多舉辦類似的活動,指導茶農如何打造茶葉品牌,幫助茶農擴大茶葉銷路。
張秒高博士為茶農培訓。本報記者 程鵬 攝
“張博士給我們分析了當前茶產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并因地制宜給了我們一些指導建議,讓我收獲很大。”莊田村茶農鐘海龍說,其中張博士建議茶農采用機器來代替傳統的手工采摘方式,進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茶農經濟效益及茶產品競爭力,這一點讓他啟發很大。“以往觀念就是認為采用傳統的人工采摘方式更能保證茶葉的品質,實際上使用先進的機器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但是沒有人引導和指導,所以在茶產業方面機械化程度還是比較低。”鐘海龍感慨地說,接下來,他也將根據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不斷改善工藝,提高制茶技藝,提升茶產品影響力。
做活產業“茶文章” 鼓起村民錢袋子
走進莊田村,村莊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道路兩旁一壟壟茶樹連成片,茶農們穿梭在茶壟間,正在忙著采摘冬茶。近年來,莊田村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引進茶企業盤活閑置土地,引導村民種茶、采茶、制茶、賣茶,培育多家特色茶企唱響鄉土品牌,把茶產業打造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2019年該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茶葉),2023年入選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典型村。
莊田村種茶時間始于1992年,在嘗試過種植柑橘、板栗、桃樹等之后,村民們發現種植效果不佳,便在1992年開始嘗試種植茶葉,發現茶葉生長良好,于是,村民們不斷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如今,村內95%以上的農戶都種植了茶葉,種植面積超8500畝,行走在村子里,處處洋溢著茶香。茶葉產業也成為了莊田村的主打產業。
隨著莊田村茶產業知名度提升,一些企業聞聲而來,開始扎根莊田。紫金縣金豐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2014年,該公司在莊田村落地,以“發展河源茶產業,弘揚客家茶文化”為理念,打造集生產、加工、銷售、科研、休閑、養生于一體的示范性農業企業。憑借莊田村優越的氣候條件,金豐號充分挖掘高山云霧茶特性,按有機茶園標準,制作高品質的客家生態茶,當前,該公司茶葉種植面積超500畝,年產量約1萬公斤。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莊田村有公司及專業合作社32個,種植面積100畝以上的企業8家,茶葉加工作坊27家(茶葉制作),主要企業有金豐號、春升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升華茶業、森藝茶業,茶葉年產值超1.2億元。依托茶產業,去年,莊田村集體經濟收入39萬元、增長63.46%,茶葉產業托起了村民的致富路。
據悉,接下來莊田村將圍繞“擴規模、提品質、強品牌、增效益”發展思路,打造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展銷中心(電商中心)、茶旅民宿、農家莊園等,做大做強“土特產”文章,力促茶產業提質增效、多元化發展。同時,將積極探索開發“茶葉+”農旅項目,充分發揮莊田村地理位置、河流等自然生態資源,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繪就村美民富產業旺新圖景。
本報記者 謝夢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