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變“土”成“金” 產業升“品”提“質” 和平縣以培育地理標志為抓手賦能“百千萬工程”
品牌是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標志。近年來,和平縣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培育和保護工作,以“擦亮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產業、創出一方市場”為工作思路,不斷加大對“和平獼猴桃”等農特產品地理標志培育工作力度,通過做強地標品牌,提升品牌效應,為“百千萬工程”貢獻地標力量。今年4月,“和平獼猴桃”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河源歷史上第3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也是和平縣歷史上首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該商標的取得,為和平開辟了一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同時也為和平縣實現鄉村振興、推進“百千萬工程”增添了磅礴動力。
獼猴桃豐收,村民喜笑顏開。
錨定“特”“優” 擦亮品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和平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不僅是全國最南端的獼猴桃生產基地,還是廣東省唯一的國家級獼猴桃生產基地縣。和平獼猴桃遠銷粵港澳大灣區和全球各地,深受消費者喜愛。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作為農業大縣,抓實農業發展既是和平的立縣之本,又是群眾發展的致富之基;既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更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首位支撐。毫無疑問,發展獼猴桃等優勢產業勢在必行。
面對獼猴桃這一金字招牌,和平人一直在大力保護、傳承與發展。早在8年前,和平縣委、縣政府就將“和平獼猴桃”申報地理標志產品納入政府工作日程,大力培育地理標志產品。
“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意味著‘土特產+文化+法律保護’,獲此殊榮的產品相當于擁有其原產地、原料、制造方法等象征性的產業特征,具有‘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權威價值。”和平縣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在政府高位推動、政策持續加碼的背景下,經過幾年的培育和推廣,和平獼猴桃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但如何進一步提升全社會地理標志意識,擦亮品牌,提升品牌含金量,成為“獨一無二”,和平縣亦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
2021年,和平縣在實地走訪轄區內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企事業單位,對其產值規模信息逐項登記在冊,查閱和平縣人文歷史記載、對和平縣符合地理標志產品基本特征的特色產品的資源數量、地域分布、產品類別等信息進行摸底了解后,決定組織相關協會申報“和平獼猴桃”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夯實根基 帶活產業
三分規劃,七分運營。每一部區域品牌建成的成長史,都是一部艱苦創業的奮斗史,成功的背后都是一個長期的探索、試錯、學習、創新和積累沉淀的過程。“和平獼猴桃”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工作也不例外。
“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申報注冊的。”和平縣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產品產地的重要標志,屬于一種重要的知識產權,這些產品可以映射出產地的品質、聲譽、特征甚至歷史文化,更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是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活載體。
2021年12月,和平縣依托省級知識產權專項資金支撐,全權委托第三方(知識產權管理服務公司)以和平縣奇異果(獼猴桃)協會名義申請注冊“和平獼猴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2024年4月28日,“和平獼猴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終于注冊成功。
借助申報“和平獼猴桃”商標的影響力,全面激發了和平發展新活力。申報期間,縣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和平獼猴桃”品牌帶動示范作用,積極引導和平縣轄內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參加“灣商賽”“粵創賽”等賽事活動以及“廣交會”“廣東地標特產年貨節”等大型展會,不斷擴大和平縣優勢技術及區域特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讓“和平品牌”不斷走向“國人餐桌”“世人餐桌”。
隨著品牌建設的“虹吸效應”“溢價效應”凸顯,和平的發展也呈現出多層次、多領域、多類型的態勢,百花齊放的局面正在和平大地逐步形成。目前,和平縣主栽品種有美味獼猴桃系列1個、中華獼猴桃系列4個。從事獼猴桃產業的國家、省、市農業龍頭企業8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4家;從事獼猴桃產業的合作社69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社8家、市級示范社2家。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5萬多畝,年產鮮果近4.5萬噸,鮮果年產值8億元以上,加工產值約2億元。
加強推廣 創出市場
“身價”倍增,始于“身份”加持。和平獼猴桃從“土特產”到“金招牌”的轉變,和平農業產業從“產品”到“品質”的提升,既代表著和平縣農特產品的優勢所在,也代表著和平縣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幕后”走向“臺前”的堅定發展路徑。而多業共興的背后,是和平縣深挖全縣農業產業發展癥結,努力構建農業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產業品牌化的探索和實踐的縮影之一。
“以地理標志為代表的商標資源,將會是重要的無形資產,成為和平經濟發展、農民致富的重要依托。和平在強化地理標志的發掘、培育、保護、運用、推廣,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和平縣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部門正協調推進“和平獼猴桃”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工作以及密切跟蹤“和平腐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工作。
藍圖既定,蓄勢待發。和平縣將聚焦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服務“百千萬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產業優勢,鼓勵和引導“和平腐竹”等一批承載和平特色的地理標志品牌注冊商標,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監管主力、社會合力”的推進體系,推進地標公共品牌價值持續增值,以實際行動譜寫和平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陳鴻輝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