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下車鎮和一村大力發展生態種植、鄉村旅游等業態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畫卷
今年以來,和平縣下車鎮和一村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美麗庭院”為載體,縣、鎮、村三級上下聯動,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突破口,結合生態種植、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養生養老等業態,培育“美麗庭院+美麗經濟”新模式,繪就“百千萬工程”新畫卷。
和一村森林康養資源豐富,風景宜人。
繪就綠美畫卷,黨建賦能美麗庭院
和一村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婦聯干部、婦聯執委走訪入戶,通過“茶話會”“座談會”等方式動員婦女群眾在房前屋后清掃垃圾,美化環境。動員女干部、女黨員、巾幗志愿者參與“我為家鄉種棵樹”認捐認種活動,帶動群眾在房前屋后開展綠化行動。植樹添綠、種花添彩,主動維護居室和周邊環境整潔,布置庭院的美麗景觀。截至目前,共帶動婦女植樹超過300棵,建設“美麗庭院”198戶,進一步擦亮鄉村生態底色,以庭院“小美”帶動鄉村“大美”。
鄉村振興一村一畫,美麗庭院一戶一景。和一村將繼續以“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為重要載體,堅持探索“美麗庭院+”矩陣,打造“庭院經濟”發展新模式,營造“一戶美”帶動“一片美”,“一片美”帶動“整村美”的濃厚氛圍,為“百千萬工程”賦能添彩。
依托綠色資源,產業賦能美麗庭院
和一村依托本村豐富優質的森林康養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深入探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養生養老等新業態,奮力實現農旅多元融合發展。因地制宜探索推動“村集體+企業+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發展獼猴桃、藍莓、臍橙、蜜柚、牛大力等特色優勢產業和項目,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吸納企業落戶,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
匯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和潤鴿廠、酒餅崗民宿、和平弘順東江緣森林康養基地等紛紛落戶和一村。其中,匯友生態農業基地,目前已開發土地2235余畝,以生態種植方式種植藍莓、獼猴桃、臍橙、蜜柚、嘉寶果、牛大力等,初步形成了“三四月賞花、五月摘藍莓、六七月嘗嘉寶果、八九月品獼猴桃、四季度吃臍橙”全年游玩住不間斷的運營模式;厮{莓產量年均超過8萬斤,接待縣內外游客10000多人次,通過售票、民宿、餐飲、鮮果采摘等方式,實現營收1200多萬元,為發展休閑農業經濟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弘順森林康養基地,被廣東省林業局認定為“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之一,獲得“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示范點”稱號,項目總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202公頃。通過項目建設,完善當地配套設施,提升森林質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將基地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森林康養示范基地,為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打造特色產業,經濟賦能美麗庭院
據悉,和一村以推動產業興旺為核心,致力于配合和平縣打造加州鱸魚品牌產業的第一示范基地。與河源興泰智慧漁業養殖公司聯合成立了和平縣興泰科技漁業養殖公司,共同打造加州鱸魚養殖基地,為太二酸菜魚品牌直供鱸魚,并簽訂了保價包銷協議。
目前已建設完成83個養殖池以及4個蓄水池、3個污水處理池,今年共計投放魚苗62萬尾,存活率達97%以上,預計全年出品加州鱸魚120萬尾,年營收在2000萬元左右。今年5月該項目根據年度利潤預測情況,為11個行政村提前分紅110萬元(每村分紅10萬元),助力各村提前完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任務,而且為附近村民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發揮聯農帶農和富民興村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陳鴻輝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