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專題專欄 > 百千萬工程 > 閱讀新聞

          “三美”家庭齊創建 美美與共新風尚 東源縣多舉措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去年9月,河源市委改革辦印發《關于開展“一創三改”試點的工作方案》,選取東源縣作為試點縣開展“一創三改”工作,試點工作之一為開展“三美”(“綠美”“富美”“和美”)家庭創建。自“三美”家庭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東源縣在全市率先推進創建,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的方式,通過黨建引領、機制創新、政策激勵等方式,探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示范帶動一個個“小家美”向一片片“鄉村美”嬗變,推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綠美生態、鄉村產業實現全面提升,有力促進“百千萬工程”在基層農村落地見效。

          截至2024年2月底,東源已發動全縣21個鄉鎮287個村居、2萬多名黨員群眾參與創建,評選出“三美”家庭示范村106個、“三美”家庭1043戶,其中“綠美”家庭451戶、“富美”家庭171戶、“和美”家庭421戶。


          義合鎮“三美”家庭創建授牌。

          先行先試“小家美”

          東源縣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搭建新機制、探索新模式,有力推進“三美”家庭創建各項工作。東源縣堅持制度保障、統籌指導,制定印發《東源縣關于開展“綠美”“富美”“和美”家庭創建評選活動的實施方案》,推動全縣21個鄉鎮均制定印發具體評選方案,并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搭建起“縣級工作方案和實施方案+各鄉鎮及縣直部門配套方案”的“2+N”政策保障體系,確保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東源縣還建立“政府投入引導、村集體和群眾投入相結合、社會力量積極支持”的機制,以真金白銀的投入推進創建工作。比如,葉潭鎮對于爭創“綠美”家庭的群眾,會配套獎勵建設“四小園”的圍欄、樹苗等,大大激發了群眾參與創建的熱情和干勁。

          東源縣堅持試點引路、以點帶面,選定葉潭鎮山下村、義合鎮下屯村作為先行示范創建點,科學設定標準,嚴格規范評選程序,通過村民自薦、村委推薦、實地考評等方式評選出“三美”家庭示范戶。同時,及時挖掘、總結創建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工作亮點和創新舉措,并將“山下模式”“下屯模式”逐步向全縣乃至全市進行推廣。

          黨建引領“鄉村美”

          東源縣創新黨建引領模式,形成全民創建濃厚氛圍。堅持黨建開路、黨群協同,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動員村“兩委”干部、黨員帶頭參與創建活動。義合鎮下屯村20名黨員帶動89戶群眾參與創建,形成“一人帶動一戶、一戶帶動一村、一村帶動一片”的良好局面。同時,充分依托三級黨建網格、縣“直聯”駐點聯系工作等平臺機制,通過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入戶宣傳走訪等方式,開展結對共建“三美”家庭創建活動,多途徑、多渠道組織引導廣大群眾更加積極參與。

          為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東源縣以開展“三美”家庭創建為抓手,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公共服務、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鞏固拓展創建成果。葉潭鎮山下村召開3次村民大會、4次黨員大會,討論“引入社會資本開發文旅”“把村里的客家八角樓建設成特色民宿”等事項,凝聚起村民共識,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另外,,順天鎮拓展“三美”家庭創建內涵,延伸開展“三美”商鋪評選,積極動員圩鎮172家商鋪參與,并吸引超7萬人次參與網絡投票,成功評選出“三美”商鋪20家。

          “三美”打造文明新風尚

          自“三美”家庭創建開展以來,東源縣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先行先試,發動全縣21個鄉鎮、超2萬名黨員群眾參與創建,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推動全縣各鎮村逐漸形成綠色共享、勤勞致富、團結友愛的文明新風尚。

          通過開展“綠美”家庭創建,東源縣推動各鎮村群眾積極參與村莊籬笆圍墻、做好“見縫插綠”等綠化美化工作,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葉潭鎮山下村在“三美”家庭戶、村主干道沿線等重要節點種植紅花繼木、米蘭等苗木511棵,鋪設臺灣草150捆,在一河兩岸種植榕樹、樟樹等樹種共200余棵,推動建設綠樹成蔭的小公園2個,獲評市級“美麗庭院”示范戶2戶。義合鎮下屯村在村內重要節點種植樹木3200株,被評為省級“美麗庭院”示范村,并獲評省級“美麗庭院”示范戶2戶、市級“美麗庭院”示范戶9戶。

          東源縣各鎮村大力匯聚鄉賢力量、整合優質資源,農文旅資源更好地被盤活利用,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23年,全縣已成功創建“富美”家庭171戶。義合鎮下屯村其中1戶“富美”家庭,通過承包“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助推該村集體經濟收入提高至62萬元,并為村里的村民提供了一批工作崗位,帶動就業人數約200人,實現“以先富帶動后富”。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張曼茹

           






          上一篇:“土味”“種”出“新花樣” 紫金茜坑村大力種植鴨腳木帶領村民致富
          下一篇:非遺進校園 巧手制花燈 忠信花燈手工技藝啟動儀式舉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久久网免费视频|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免费的黄色影片|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大伊香蕉在线观看视频wap| av网站免费线看|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5g影院天天爽爽|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遭绝伦三个老头侵犯波多野结衣|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美女尿口免费影视app| 嘿嘿嘿视频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第一福利官方导航|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色黄大片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色司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337p粉嫩胞高清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xvideos|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