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園 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再添“新引擎”
從100多米高空俯瞰江東新區產業園,“江東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幾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前日,正在演示無人機拍攝的河源市指尖飛行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江東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很好,孵化器場地硬件條件很完善,他們對在這里落戶發展很有信心。
5月10日,江東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正式開園,吸納了包括河源市指尖飛行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12家企業和項目簽訂意向入駐協議,其中粵港澳大灣區落戶項目4家,另外目前正在洽談的意向企業還有10家。江東新區提出,將高標準做好孵化器資質建設,打造“雙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在投入運營三年內建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江東新區省級高新區提質增效。
入園企業正在展示科技創新產品
栽好梧桐引鳳“棲”
作為粵東西北首個省級產業轉移園和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江東新區產業園投資1219.3萬元高標準建設了江東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旨在提升新區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融灣”“融深”產業樞紐門戶。孵化器的建設運營得到了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的支持,幫扶建設資金350萬元,市科技局安排扶持孵化器運營補助第一期資金100萬元。
為建設高水平孵化育成體系,江東新區通過多輪考察,選定引進了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所屬創新載體運營專業團隊華科城。華科城團隊曾運營多個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在科技企業招引與培育、粵東西北對口幫扶孵化器運營、孵化體系建設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先后在東莞、佛山、韶關、河源等地建設了14個智能制造領域科技產業園。
歷時近一年的裝修籌備,孵化器正式啟用運營。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孵化器共三層,首層為多功能展示區,提供招商宣傳、路演培訓、成果展示等多種用途,設有沉浸式展廳、三折幕展廳、培訓廳、路演廳及產業招商辦公室;二三層為辦公區,為入駐科技企業和團隊項目提供研發辦公、中試裝配、商務交流、展覽展示的空間,為新區招商引資、主導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場地保障。河源華科城總經理歐陽秋婷表示,除吸納12家企業和項目簽訂入駐外,華科城多次組織技術專家和投融資專家到江東新區產業園的信大石英、思比電子、廣東軒朗等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生產線自動化改造等技術對接服務及投融資專項輔導。
“雙向飛地”助擴能增效
“新區孵化器是江東新區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與新興產業培育的重要節點。”江東新區經濟促進局負責人表示,通過引進華科城團隊轉移輸入灣區優秀載體運營經驗,深度挖掘培養本土創新創業人才,廣泛承接灣區轉移轉化項目成長,促成本地孵化育成資源聚集,打造新區產業特色的孵化創新服務體系,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
要“融灣”“融深”,實現“深圳研發、孵化+河源加速、中試”的模式,如何將灣區的這些優質雙創資源引導到江東新區落地產業化?歐陽秋婷表示,聯動北大科創園開展“雙向飛地”建設,以江東新區“雙向飛地”深圳(寶安)科技創新中心為平臺協同導入“雙區產業資源”,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在新區產業園區落地轉化。在此基礎上,還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要招商輻射范圍,聯合江東新區招商引資工作組開展系列招商活動,聯動廣深莞佛各大產業園區實現資源交互,充分發揮孵化器交流展示、商務對接的產業樞紐門戶功能,引導一批企業家進駐新區創辦企業,引導一批符合新區招商方向、契合新區產業結構,在新區能夠獲得更低成本配套、更好發展空間的規模企業,轉移至江東新區擴能增效。
歐陽秋婷表示,接下來,將以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建設目標,打造區域特色孵化服務體系。結合江東新區的產業基礎,通過運營管理經驗和運營團隊人才輸出的方式,構建有效渠道對接灣區創新創業資源,逐步整合工研院、廣智院等專業技術服務資源,形成專業化技術服務能力,引流跨區域的社會資本,促進發展前景好、市場盈利強的項目加速產業化,在實現省級高新區覆蓋省級孵化器建設目標的同時,助力江東新區打造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陳敏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