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首個民間河長培訓實踐基地在東源半江掛牌 將推進庫區河湖面貌持續改善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孫小靜 前日,廣東省首個民間河長培訓實踐基地揭牌儀式暨2023綠美東源生態保護活動在東源縣半江鎮舉行。該基地將全力塑造半江特色生態文化品牌,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態文化產品,并通過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等,推動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助力河源市水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上,河源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與東源縣半江生態文明實踐基地簽訂民間河長培訓合作框架協議,為民間河長培訓實踐基地揭牌。隨后,與會嘉賓和志愿者還參觀了基地及移民文化展示館,并一同上了民間河長培訓基地首堂培訓課。
據介紹,半江生態文明實踐基地作為省委黨校生態文明主題教學點,是一個集教學實踐體驗、客家移民文化、漁家水鄉風情于一體的生態教學基地。此次依托半江生態文明實踐基地,成立廣東省首個民間河長培訓實踐基地,是發揮社會力量推動河長制工作高質高效開展的重要舉措,民間力量的加入必將推進庫區河湖面貌持續改善,促進水系生態持續優化,為東源縣乃至河源市河湖保護事業添磚加瓦。
半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半江鎮將充分發揮自身生態優勢,依托民間河長培訓實踐基地平臺,積極探索河長制實踐新途徑,構建集培訓、研討、參觀、實踐于一體的研學模式,建設服務全市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
儀式結束后,嘉賓和志愿者們還分組開展實踐活動。其中,“巡湖首航”組前往碼頭出船巡查萬綠湖水環境;“遇見桐坑”組開展生態文明科普基地公眾體驗活動;“田園體驗”組開展徒步西溪河岸,體驗半江田園風光。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