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油茶企業代表取經梅州、韶關 推廣“油茶+旅游”模式 講好河源油茶故事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程子躒 近日,市人社局組織我市30余名油茶企業代表到梅州、韶關等地學習考察,旨在做強做優做大我市油茶產業鏈,推動油茶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擦亮“河源山茶油”名片,推動我市生態優勢向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轉化,助力“百千萬工程”。
油茶企業代表在梅州市保儀生態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考察。
活動中,我市油茶企業代表先后深入梅州市保儀生態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韶關市廣東友豐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學習考察。兩家企業的“三產融合”運營模式讓我市油茶企業代表受益頗多,認為該模式路徑清晰,抓手明確,很好地解決了農業產業附加值低的問題。不少油茶企業代表說,河源油茶企業要在第一、二產業扎實發展的基礎上,深入開發研學教育、拓展活動、農文旅融合等項目和產品,延伸油茶產業鏈和價值鏈。其實,我市一些企業在油茶“三產融合”方面已進行了探索。以龍川縣綠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租賃荒山荒田共計3200多畝,用于油茶、果樹種植及魚類養殖,建成了3000平方米現代化、高標準的鮮果處理及壓榨生產基地,致力于推出高品質山茶油及山茶籽粕的系列產品,已推出了有機認證“南粵飄香”品牌山茶油、優質“家香米”品牌絲苗米等品牌。該公司依托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優勢,立足第一產業農業種植,結合第二產業深加工,打造自主品牌,同時發展第三產業文旅業,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每逢果實豐收時節,該公司迎來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采摘的農家樂趣,在銷售農產品的同時還能帶動加工產品的售賣。此外,該公司還建有溫室大棚室內教研基地和溫室大棚采摘體驗基地,進一步完善配套基礎設置,提高接納游客的服務能力,目前正積極打造國家4A級旅游景區,聯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落實“百千萬工程”。
廣東省是我國油茶主產區,而河源的油茶產業走在全省前列,油茶已經成為我市特色主導產業之一。據了解,目前我市油茶種植面積88.9萬畝,占全省三成以上,茶油年產量約1.9萬噸,油茶年產值超30億元。主辦方表示,我市將進一步出臺、實施對油茶產業的扶持政策,在“三產融合”發展方面大力推廣“油茶+旅游”模式,依托千年客家文化,講好河源油茶故事,大力開發油茶人家、油茶古道、古法榨油作坊等文化產業項目,帶動農民增收,實現農村富裕,助力鄉村振興,助推“百千萬工程”。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