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舉行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暨2023年農業招商大會 28個項目總投資超41億元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張小建 彭冰 修碩 產業項目是撬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龍頭與引擎。前日,東源縣在燈塔鎮東源縣食品加工(預制菜)產業園(一期)舉行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暨2023年農業招商大會,現場共有簽約、動工、竣工項目28個,涵蓋種養、谷物烘干、畜禽養殖、預制菜、物流配送等領域,總投資超41億元,為東源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東源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特別是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呈現出規模不斷擴大、特色不斷彰顯、效益不斷提升的良好態勢,已云集了東瑞、霸王花、中興綠豐等為代表的150家農業龍頭企業。當日集中簽約、動工、竣工的28個項目涉及高效養殖、農旅觀光、冷鏈物流等領域,將為東源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積蓄動能。
副市長謝春艷參加活動,她希望東源縣能以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為總抓手,深入實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把優勢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推動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做活,讓東源農產品走向全省、全國,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要繼續堅持“服務靠前,問需于企”的理念,積極主動向涉農企業宣傳推廣強農惠農政策,不斷拓寬企業訴求和建議反饋渠道,為企業紓困解難提供精準服務,努力營造更優營商環境,保障企業發展提質增效。
灣區企業“搶灘”東源
助力東源高質量發展
在當日簽約落戶的企業中,由深圳市米袋子菜籃子聯合會(以下簡稱“米菜聯”)牽頭引進的深圳市茂雄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宏興進出口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晉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備受注目。“這三家都是深圳龍頭企業的佼佼者,在農業技術、市場、標準、品牌、人才等方面有著獨特的發展優勢。”米菜聯秘書長周松泉說,這是政企并肩的“雙向奔赴”結成的碩果,相信他們會在東源發展得很好,也將有更多深圳農業企業走進東源、了解東源、投資東源。
“東源雞”吸引了現場觀眾 記者 張濤 攝
“雙向奔赴”合作共贏
米菜聯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動成立的全國首個集合米袋子菜籃子相關全產業鏈條關系的民生聯合體,目前會員單位有214家。東源縣是深圳對口幫扶的重要地區,也是米菜聯組織企業開展消費幫扶、產業幫扶的重要服務地區。
周松泉告訴記者,深圳是農業消費大市、農產品主銷區,管理服務人口超2000萬,全市95%以上的食用農產品依靠外地供應,有著廣闊的消費市場。今年1月,米菜聯組織企業到東源縣考察;3月,東源縣政府在深圳與米菜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從產銷對接、“圳品”認證、三產融合等6大方面做好深圳對口幫扶東源;4月,米菜聯再次組織企業考察團到順天鎮、燈塔鎮、澗頭鎮和黃田鎮等地考察,共同探討項目合作的路徑與模式。
“落戶東源,除了看好東源的農業資源外,更重要還是在于看好東源縣的發展前景,看好東源縣務實、陽光、高效的營商環境。”周松泉說,東源縣農業資源豐富多元、品質優良,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體系發達,資源承載力強,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東源的營商環境好,產業基礎、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也好,讓他們備受感動,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也堅定了在東源放心投資、安心置業的決心。
食品加工產業園崛起
周松泉口中的發展規劃就是指《東源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根據這一方案,東源縣將以G205國道為主軸、東源縣農科所為中心,突出三產融合,加強資源整合,重點實施“五大行動”,形成集農業總部經濟、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于一體的東源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產業帶,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提升東源絲苗米、油茶、生豬、茶葉、板栗和藍莓等“六大特色產業”發展水平,同步培育客家特色預制菜產業新優勢,形成“一帶一新六特色”的農業產業格局。
目前,正在建設的東源縣食品加工(預制菜)產業園(一期)緊鄰G205國道,交通便利。當日,產業園的東瑞股份肉類食品公司生豬定點屠宰廠舉行揭牌儀式。據悉,東瑞股份肉類食品公司是東瑞股份為延伸生豬屠宰和肉制品深加工產業鏈而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其生豬定點屠宰廠(一期)投資2億元,占地209畝,建設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豬屠宰生產線及肉制品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年屠宰生豬可達100萬頭。東瑞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袁建康表示,接下來,公司還將加快建設東源縣食品加工(預制菜)產業園,借助屠宰加工廠完善的配套設施,把廠房出租給大家,助力上下游企業快速、便捷入駐,取得互利共贏。產業園項目建成達產后,稅收可達5000萬元。截至目前,產業園區已落戶有元漁夫預制菜項目,東瑞預制菜項目、東瑞食品加工項目。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張小建 彭冰 修碩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