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繪出致富圖景 江東新區古竹鎮帶領村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
如今正值陽光玫瑰葡萄成熟時節,江東新區古竹鎮雅色村的葡萄園種植基地,一串串透亮的陽光葡萄惹人憐愛,不少村民正在園里采摘。“今年是雅色村葡萄的豐收之年,預計年產量5萬公斤、年產值100萬元。”深圳駐古竹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張慶欣介紹,葡萄是雅色村發展特色產業結出的“脫貧致富果”之一。記者了解到,今年古竹鎮將組織開展直播帶貨培訓班,力爭培育一批本地直播人才、直播團隊,以推進當地產業的發展。
葡萄已成為古竹鎮雅色村的“脫貧致富果”
多措并舉發展產業
近年來,雅色村在深圳報業集團的幫扶下,打造生態農業基地,種植百畝葡萄,帶動30多名村民到基地務工。在基地務工的雅色村村民劉桂梅以前只能去鎮上打工,兩年前,她進入葡萄園種植基地工作后,每個月收入3500元,收入穩定了下來,家里生活明顯改善。
據悉,古竹鎮多措并舉發展鄉村產業,全力推動“越王·文道”“荔枝·紅道”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打造宜游美麗鄉村,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地制宜推進“一村一品”,做優做強中草藥、特色水果、雙坑土雞等優勢產業,推動平渡芋頭、上洞板栗薯、孔埔高品質水果玉米等項目落地,探索水東、槎嶺、新圍、潮沙荔枝品種改良新出路;引進社會資本在沿越王山周邊種植巖茶、金花茶等特色品種,將周邊閑置的砂石荒山打造成為具有華南特色的農業風景線,持續壯大村集體和村民經濟收入。
在此基礎上,古竹鎮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充分發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資源優勢,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防返貧監測工作,做好有勞力脫貧戶送崗穩崗拓崗工作,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搶抓深圳對口幫扶機遇,以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為契機,以農業銀行和廣東農信推行的整村授信信用村和集團e貸為抓手,為產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融合發展助力振興
古竹鎮做優第一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繼續壯大中草藥、特色水果、雙坑土雞三大特色產業,2021年實現盈利1183萬元,持續帶動村集體、村民增收;扶持水東荔枝龍眼、平渡西瓜、蓼坑柑桔等一批特色農業品牌;創新開展“電商直播帶貨培訓”,培養本地直播團隊推廣古竹特色農副產品,產品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古竹鎮利用地理優勢,積極發展“中草藥種植、雅色葡萄園、雙坑土雞、留洞巖茶”四大特色農業產業,利用直播推動農產品銷售,帶動產業新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雙坑土雞品牌,依托深圳廣電集團的幫扶,成立阿凡提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現有合作養殖戶100多戶,土雞存欄70萬羽,年銷量超億元。雅色葡萄園規劃建設300畝現代農業基地,打造中高端品牌“江東葡萄”及圣女果、草莓等優質水果。
在此基礎上,古竹鎮還做活第三產業,利用留洞村獨有的丹霞地貌,引進巖茶、金花茶、印度黃檀種植項目,將周邊閑置的砂石荒山打造成為具有華南特色的農業風景線;加快推進雅色村黨員培訓基地和巾幗農場建設,打造集旅游觀光、休閑農業、鄉村民宿于一體的網紅打卡點,推動一產、三產融合發展。
打造樣板村示范帶
近日,記者在平渡村看到,一幢幢錯落有致的房屋和寬闊的文化廣場構成了賞心悅目的新農村美景,沿途村道擺放有垃圾箱,并設置有公共廁所,干凈整潔。平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遠強說,實施村規民約“積分制”,有效地促進了村風文明轉變。自平渡村創新實行了村規民約“積分制”治理方式以來,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生活質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村規民約“約”出了新風尚,營造了村民自覺維護講道德、守紀律、崇簡約的良好社會氛圍。“積分制”管理帶來了更和諧的干群關系,大家齊心協力地美化家園,發展產業,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在鄉村振興上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這是古竹鎮深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一個縮影。古竹鎮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雅色、水東等11個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標準;加快推進“越王·文道”“荔枝·紅道”兩條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謀劃(推進)項目18個,總投資2529.35萬元;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完成12.62公里鄉道提質改造,推進10.49公里鄉道單車道改雙車道,高標準打造“四好農村路”示范路。
推進“紅色村”建設
蓼坑村是當地有名的“紅色村”。目前,該村黃沙坑東江特委干部培訓學校正進行挖掘保護和利用,學校主體維修工程已完工,正在謀劃推進室內布展及周邊環境提升工程。古竹鎮還邀請市委黨史研究室專家團隊駐扎蓼坑村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紅色遺跡(址)和紅色故事。
接下來,古竹鎮將繼續推進蓼坑“紅色村”建設,加快推進黃沙坑東江特委干部培訓學校修繕、布展及周邊環境提升工程,加快實施古竹革命烈士紀念碑修繕工程,積極推動南越王文化廣場建設,深入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在此基礎上,古竹鎮還將持續改善教育、醫療條件,加快推進古竹實驗學校建設,配合新區推進古竹中學和新智中學擴建工程,不斷提升古竹教育發展硬件水平;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探索古竹人民醫院和市人民醫院合作模式,引入專家團隊,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陳敏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