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鄉村旅游沖鋒號·紫金縣首屆茶旅文化節舉行 以茶興旅,打造鄉村旅游新路徑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通訊員 張燕芬 劉學鋒 近日,一場“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紫金蟬茶·蜜香萬家”河源市鄉村旅游沖鋒號·紫金縣首屆茶旅文化節活動在紫金縣藍坑村客茶谷舉行。活動向市民游客推介紫金茶旅文體鄉村游線路與紫金茶文化,結合當地特色產業打造鄉村旅游新路徑。
提起紫金縣的特色產業,一定要提紫金茶葉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茶葉產業正成為紫金縣特色脫貧產業、富民產業。目前,紫金縣245個村中有52個村(其中16個省定貧困村)把茶產業作為長效脫貧的幫扶產業。2019年,紫金縣茶葉產業共帶動4305戶農戶參與,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8515人,有5791名貧困人口享受茶葉產業發展紅利。
市民游客在了解制茶工藝。
活動現場,紫金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以“紫金蟬茶·蜜香萬家”為主題,開展游茶園、采茶葉,制茶、品茶,品嘗紫金美食、觀看非遺文藝演出等多樣化的體驗活動,是紫金特色農旅的一次大推介。未來,紫金縣將“以茶興旅,以旅促茶”,大力發展茶產業,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引導茶旅產業融合發展。
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稱,我市的鄉村旅游沖鋒號系列活動,是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之舉,是推動茶旅業態、農旅融合的生動實踐,希望全市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動力,大力推動鄉村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讓河源的鄉村更美。
作為紫金縣以茶葉為主導產業的扶貧基地,活動舉辦地紫金客茶谷,由紫金縣統籌投入“以獎代補”等扶貧入股資金5231萬元,通過入股分紅形式幫扶貧困戶1781人,發放分紅144.3萬元。同時,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融合模式等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解決和帶動了勞動就業人數逾3000人。客茶谷還打造多彩茶園、林下茶種植、生態康養、客茶產學研及體驗、客家文化風情、鄉村田園綜合和戶外運動七大功能區,打造旅游、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產業生態公園,帶領更多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活動中,不少市民、游客在茶山體驗了采茶、制茶等環節,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快樂。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市鄉村旅游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源城區、東源縣成功獲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萬綠湖風景創5A工作通過國家文旅部的景觀質量評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我市成功獲評5條省級鄉村旅游精品線路、3條歷史文化游徑、5個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舉辦了鄉村文旅融合創新大賽,一大批精品鄉村旅游點、鄉村民宿脫穎而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