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名“東縱”“邊縱”革命后代尋訪河源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在市委黨史研究室的牽線搭橋下,近日,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東縱”“邊縱”后代革命老區尋訪團100多名革命后代先后深入江東新區古竹鎮,東源縣上莞鎮、藍口鎮、駱湖鎮、義合鎮、仙塘鎮等地的革命舊址尋訪,觸摸這片熱土上的紅色歷史,感受我市鄉村振興的時代脈動,喜贊革命老區發展新畫卷。
站在東江邊的東源縣仙塘鎮禾溪村紅軍營,極目遠眺,巍巍的大人嶺依舊青翠如昔,沿東江邊的村道則處處透著幽靜清新,綠意蔥蔥。這個昔日扭轉九連地區革命局勢的“五戰五捷”最后一戰——血戰大人嶺之地,目前正開啟農業和旅游融合發展的路子,農家樂風生水起。“父親葉日平就在大人嶺戰斗中負了重傷,影響了父親的一生。父親在世時常常講起大人嶺,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山頭。”“東縱”“邊縱”革命后代葉曼玲如是說。
樟木礤距紅軍營不遠,僅3公里,為當年支援大人嶺戰斗作出了很大貢獻。當年,1000多名戰士進駐樟木礤的下新屋、田心屋、祠堂等,村民積極為部隊捐糧解決給養,還參與運送烈士遺體至上莞。如今,樟木礤積極借助紅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走“紅+綠”結合的發展路子。
尋訪團一行還參觀了古竹鎮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紫金支隊隊部舊址陳家祠、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舊址、黃沙坑干部培訓學校、中共東江特委舊址等紅色革命舊址,對江東新區開發建設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表示將充分調動各方資源關心支持江東新區的發展,助力推動江東新區“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建設。
在東源駱湖鎮紅花村,花樹下老屋紅旗招展,燈籠齊亮,宛如一片紅色的海洋。該老屋曾是廣東解放軍粵贛邊東二支隊司令部駱湖大坪戰斗前線指揮部舊址。國民黨軍曾多次到花樹下老屋清剿抓捕游擊隊員并發生激烈槍戰,現屋內外還留存有革命期間的子彈孔和火燒的痕跡。革命老區尋訪團成員也為河源老區的變化而振奮,紛紛表示,感謝當地如此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和保護,讓先輩們的革命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將更多地宣傳推介河源革命老區,為老區的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